想不到,今天早晨,董立敢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麵對那位小學老師突然提出的問題,董立敢稍一猶豫,還是接過老師遞過來的話筒把自己所知道的國旗知識全部講述出來。那都是他上中學時從課本上得來的知識。他從江姐在集中營裏繡紅旗,談到革命事業成功的來之不易。又從1971中國加入聯合國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聯合國總部上空,講到中國在世界越來越不容忽視的政治地位。小學生一個個都聽的入了迷。講解完之後,一位胸前挎著照相機,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主動走上前來握住董立敢的手,一麵稱讚他講的好,一麵又向他提出了幾個新的問題。
五星紅旗是怎樣誕生的?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是誰縫製的?
建國後是誰擔負著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任務?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董立敢被問住了。
隨後,那人自我介紹說他是人民日報的記者。他說非常希望負責升旗的國旗戰士能夠多了解一些國旗知識,這樣才可以利用升旗場合多宣傳國旗知識,增強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
回想著剛才那位記者同誌的話,董立敢一邊走一邊沉思。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負責在天安門廣場升旗的武警班長,有義務更有責任帶領全班戰士多了解學習一些國旗知識,來回答群眾向他們提出的任何有關國旗的問題。
董立敢記得,五班第一天接過升旗任務的時候,中隊長申美平就對他說過,國旗是祖國的象征,麵對國旗就是麵對祖國。看到這麼多人民群眾都在關心著國旗,此時的他才真正理解了中隊長的話。
1983年2月的那個還有些寒意的清晨,走在午門外的中軸路上,看著故宮裏的紅牆黃瓦,第一任國旗班長董立敢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朦朦朧朧之中,這個年輕憨實的安徽小夥心裏萌生出一股股的湧動。他隱約覺得自己這個國旗班長應該琢磨點與國旗有關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董立敢並沒有料到,正是當初他的這些朦朦朧朧的想法,使後來他所在的五班成為聞名遐邇的“國旗班”。而他自己也成為聲名遠揚的“國旗班”第一任班長,他的照片至今仍被張貼在國旗護衛隊榮譽室的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