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把張春橋作為攻擊目標(2 / 3)

一九七〇年四月十日,林彪與毛澤東針鋒相對,堅持設國家主席。

據這天深夜十一時半,林彪秘書於運深所記述的林彪意見,原文如下:

一、關於這次“人大”國家主席的問題,林彪同誌仍然建議由毛主席兼任。這樣做對黨內、黨外、國內、國外人民的心理狀態適合。否則,不適合人民的心理狀態。

二、關於副主席問題,林彪同誌認為可設可不設,可多設可少設,關係都不大。

三、林彪同誌認為,他自己不宜擔任副主席的職務。

這下子,問題複雜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位主席,原是毛澤東。那是一九五四年九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到了一九五九年四月,經毛澤東提議,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劉少奇為國家主席。到了一九六四年底,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仍然選舉劉少奇為國家主席。隨著“文革”的進行,劉少奇被打倒了,而且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晨慘死於河南開封的軟禁之地。眼下,要舉行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如果仍設國家主席,可供選擇的隻有兩個人:要麼毛澤東,要麼林彪。

毛澤東早在一九五九年就主動辭去國家主席職務,為的是集中精力,做好中共中央主席的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中國麵臨的重大問題。過了十一年,已經七十七歲高齡的毛澤東,顯然不可能再去當國家主席。毛澤東不當國家主席,順理成章,非林彪莫屬了。毛澤東已經覺察林彪的野心,故明確主張取消憲法中關於國家主席的條文。

林彪呢?他的三點意見,說穿了是為了自己當國家主席。因為毛澤東不會再當國家主席,林彪又表示他“不宜擔任副主席的職務”,那隻有一個結果——林彪當國家主席。

林彪的妻子葉群,把話講得很明白:“如果不設國家主席,林彪怎麼辦,往哪裏擺?”

毛澤東與林彪矛盾的焦點,又一次集中在憲法修改問題上。張春橋卷入了漩渦的中心。

張春橋再一次在毛澤東與林彪之間,選擇了毛澤東。張春橋精於權術,他深知林彪的分量遠不如毛澤東。

一九七〇年八月,在中共九屆三中全會上,林彪選擇了張春橋為攻擊目標——為的是間接地打擊毛澤東。

張春橋一下子成了整個會議的中心人物。

林彪在廬山上發動了突然襲擊。這位“副統帥”的火力,夠厲害的,集中地轟擊著張春橋,使張春橋的襯衫一直被冷汗所浸濕。

大抵是林彪出身行伍,習慣於信號彈上天,各路兵馬同時總攻。在廬山,林彪也來了這麼一手。

總攻張春橋的時候,定在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一律用“有人”、“有個別的人”,影射張春橋。

五員大將一起上陣,臭罵張春橋。當時的會議記錄,記錄了他們的原話如下:

華北組。陳伯達以他那別人難以聽懂的閩語發言:

“有人想利用毛主席的偉大和謙虛,妄圖貶低毛主席,貶低毛澤東思想。但是這種妄圖,是絕對辦不到的……”

“竟然有個別的人把毛澤東同誌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麵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句話說成‘是一種諷刺’……”

中南組。葉群一邊說著,一邊把手擱在脖子上,仿佛有人要殺她似的:

“林彪同誌在很多會議上都講了毛主席是最偉大的天才。說毛主席比馬克思、列寧知道的多、懂得的多。難道這些都要收回嗎?堅決不收回,刀擱在脖子上也不收回!”

西南組。吳法憲(中華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空軍司令)那厚厚的嘴唇一張一合,氣嘟嘟地說道:

“這次討論修改憲法中有人對毛主席天才地、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的說法,說是個諷刺。我聽了氣得發抖。如果這樣,就是推翻八屆十一中全會,是推翻了林副主席的《再版前言》……

中南組。李作鵬(中華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海軍第一政委)戴著一副墨鏡,附和著葉群:

“有人在憲法上反對提林副主席。所以黨內有股風,是什麼風?是反馬列主義的風,是反毛主席的風,是反林副主席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