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涵義
我所說的“心智”,對應的英文單詞是“Mind”。一個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而後指導其行為。在眾多定義之中,我更傾向於喬治·博瑞(C.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義: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麵的能力:a.獲得知識;b.應用知識;c.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認為,一個人一生的幸福與他的心智直接相關。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智力的差異,即,每個人心智的能力強弱不一;且這方麵的差異可能存在著天壤之別。
為了說明清楚,有必要把相關的一些概念重新組織。我們常說的“智力”與“智商”實際上並不是一回事兒。可以把一個人的“智力”理解為他“心智能力”的強弱程度。而一個人所謂的“智商”,是指此人參加“智力測驗”所獲得的成績——姑且不論那些智力測驗在科學性與全麵性上是否足夠可靠。
事實上,正是因為很多人在語言使用上對“心智”、“智力”與“智商”等概念不加任何區分甚至幹脆等同使用,才使很多人錯誤地認為一個人的“智商”是天生的,甚至是與後天無關的(學術界有一派認為智商是基因決定的),是一生固定不變的。
後來,一些研究同卵雙胞胎的心理學家們通過大量的研究最終得出結論:一個人的智商並不完全是天生的。如果一個人的智商全靠基因遺傳,那麼,同卵雙胞胎的智商應該一模一樣才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之後,這些心理學家們做出了個估計:大約75%的智商是由基因遺傳決定的,而其餘的25%則受後天環境影響。
這個結論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對智商的理解。過去,很多人相信智商完全是基因遺傳決定的,後天的影響就算存在也相對有限——即便在今天,很多傳記作者在撰寫名人傳記的時候,還總是有意無意地使用“天賦稟異”之類的詞彙。他們完全不在意這種“智商天定”的觀念不僅缺乏依據而且很荒謬,荒謬程度與“龍生龍,風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之類的“血統論”如出一轍。
目前心理學家們正在廣泛討論的“弗林效應”(The Flynn Effect),指的是智商測驗成績逐代提高的現象。心理學家尤裏克·奈舍爾(Ulric Neisser,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在一篇1997年發表於《美國科學家》雜誌上的文章中報告說,“(智商)測驗的成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正在顯著地提高,但人們的智商是否也在提高仍然存在爭議。”事實上,有統計數據表明1972年至2002年之間的30年裏,所謂“弗林效應”還一直存在。事實上,這一切很容易解釋清楚。人生初始,一個人的心智能力幾近於零。新生嬰兒幾乎隻有“反射”能力而已。餓了、疼了、冷了、熱了……隻要不舒服隻有一種“反射”——哭;而舒服了、滿足了,就產生另外一種反射——笑。而作為人類最終所必需的種種能力,新生嬰兒實際上無一具備,他們隻是具備獲得那些能力的潛力而已。
然而,人類之所以與其它動物不同,原因之一在於人類擁有比其他動物更為發達的“大腦額葉”,乃至於人類天生擁有比其他動物更為優秀的學習能力。通過“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同樣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抽象推理能力”,最終,一個人的心智可以被開啟、培養、發展,可以被重建,再進一步甚至可以被反複重建。
我不同意“智商天定”的解釋,同樣也並不接受“大約75%的智商是基因遺傳決定的,而其餘的25%則受後天環境影響”的說法。因為後者依然建立在不區分“心智”、“智力”、“智商”之間的微妙差別的基礎之上,進而忽略“心智”成長的重要性。
我的基於觀察的結論是,一個人的心智頂多有1%是基因遺傳決定的。新生的嬰兒,但凡正常情況下,都具備人類天生所擁有的“反射能力”和“學習能力”。天生的“反射能力”或多或少在快慢上存在一些差異;而天生的“學習能力”也隻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那種能力——比如,模仿相對更容易一些,而邏輯思考能力尚未形成。“反射能力”差一點,可能表現為“反應遲緩”,但這與最終一個人能夠擁有的心智能力強弱程度並無決定性的聯係,要不然就無法解釋愛因斯坦這樣被人們視為“天才”的人為什麼幼時看起來卻像所謂的“弱智”。最初的“反射能力”以及最原始的“學習能力”構成一個人心智最初的1%;而剩餘的99%,實際上應該都是後天積累的才對。當然,到了十五六歲的時候,對於很多人來講那99%中的大部分已經積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