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達·吉威特不僅在用人方麵表現出非凡的才幹,對於新人的發掘與培養也是十分積極的。對於剛出校門的年輕技術人員,頭一年舉行在職訓練,使其接受廣大範圍的建築技術的在職訓練,使技術人員能學以致用,激發潛能。在形形色色而且為數眾多的工程中,人力和物力密切配合,事事如意,工程完成得盡善盡美。
自己在所經營的事業上,比達·吉威特並不親自參與,始終隻是指示做法,然後把某一項工程全托付給實際負責人,至於工作效果,他能迅速地給予評價,絲毫不放鬆,這就是他的一貫作風。
神創造每種東西都有理由
著名商人麥克納說:“世界上沒有一件無用的東西,經營者想經營企業都必須學會‘善假於物’。”
以色列水泥大王——哈同水泥公司的創建者麥克納,在他23歲時穿著破舊不整的衣服,失魂落魄地來到麥加。因身無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有一段時間每天都陷在半饑餓狀態之中。“幹脆賣水算了。”他靈機一動,便在路旁擺起了賣水的攤子,生財工具大部分都是撿來的。
“來,來,來,清涼的甜水,每杯1分錢。”麥克納大聲叫喊。果然,水裏加一點糖就變成錢了。頭一天所賣的錢共有6角7分。這最簡單的賣水生意使這位吃盡千辛萬苦的青年,不必再挨餓了。
麥克納賣了兩年水,25歲時已賺了一筆為數不少的錢,於是開始經營零售店。30歲時,當時的市長聽到麥克納很會使無用的東西產生價值,就召見他說:“你是以很會利用廢物聞名的,那麼人的排泄物你也有辦法利用嗎?”
麥克納說:“收集一二家的糞便不會賺錢,但是收集數個人的大小便就會賺錢。”
市長問:“怎麼樣收集呢?”
麥克納說:“做個公共廁所,我做給你看,好不好?”
這樣,麥克納就在麥加設置63處最初的公共廁所,因而他就成了公共廁所的始祖。
廁所做好之後,麥克納把收集糞便的權利以每年4000元的代價賣給別人,兩年後設立一家以色列最初的人造肥料公司。也許你會感到震驚,設立以色列最大的水泥公司——哈同水泥公司的資金,是從這些公共廁所的糞便上賺來的!
節約本錢就等於增加利潤
《塔木德》中說:“凡成大業者,無不以節儉為要訣。”對於商人而言,更是要講究節省開支,增加利潤,把生意做大做強。
船商銀行家出身的斯圖亞特曾經有一句名言,他說:“在經營中,每節約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約與利潤是成正比的。”
斯圖亞特努力提高舊船的操作等級以取得更高的租金,並降低燃油和人員的費用。
也許是銀行家出身的緣故,他對於控製成本和費用開支特別重視。他一直堅持不讓他的船長耗費公司一分錢,他也不允許管理技術方麵工作的負責人直接向船塢支付修理費用,原因是“他們沒有錢財意識”。因此,水手們稱他是一個“十分討厭吝嗇的人”。
直到他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王國,他的這種節約的習慣仍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