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1)(1 / 3)

隻要有錢就拿去做生意

有關猶太人工於心計的說法,世界上流傳很多。有這麼一個故事:

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載人飛行的火箭,讓世界感到震動。其他一些國家認為,這可是提升國力、擴大國際影響的極有效手段,也紛紛準備效仿。但任何別國家都不具備單獨發射火箭的實力,於是,德國、法國和以色列三國便商議要聯合擬定一個載人飛船月球旅行計劃。當火箭和太空艙都造好了的時候,他們便開始在這三個國家挑選飛行員。—名德國人首先應征,工作人員在考察了他的條件後問:

“你準備索要什麼樣的待遇作為報酬?”

德國人回答說:“我要3000美元的報酬。”

工作人員又問:“你要這麼多錢,打算怎麼花呢?”

德國人說:“我打算把1000美元留著自己用;1000美元送給妻子;1000美元作為購房基金。”

接下來是法國人參加應征。法國人索要的報酬是4000美元。他說,除了德國人所想到的那些支出外,他還需要1000美元送給自己的情人。

最後輪到以色列人了,以色列的應征者開出的條件是5000美元。他對主持應聘的人說,拿到這筆錢後,1000美元給你,1000美元給自己,其餘3000美元,我將雇那個德國人來開飛船!

看了這個故事,人們總會會心一笑:

瞧瞧,多麼聰明狡猾的猶太人,竟然想空手套白狼!這可是他們的一貫作風。

把小錢放在眼前

猶太商人愛用一個比喻:

用沒底的水桶去裝水,水並不會完全漏空,至少桶壁上還可以剩下一些。用桶積存滴水的方法來存錢,同樣有望變成富翁。

一個名叫麗莎的猶太理財專家在書中寫道:

“很多人都會為自己的低收入而抱怨,斷定自己是不能成為富翁的。一旦存在這種想法,即使這個人以後的收入再多,也永遠不可能成為富翁。因為他們根本沒把小錢放在眼裏,也不懂得水滴石穿的道理。

“愈有錢的人越摳門,而窮人常會窮大方,可是我們應該想到,如果他沒有吝嗇的精神,也就不可能成為富翁了。抱有得過且過之心來對付自己的財富,是個人理財過程中最普遍的障礙,也是導致有些人退休時經濟仍無法自立的主要原因。許多人對於理財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總認為隨著年紀的增長,財富也會逐漸成長。等到他們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並開始想理財時,為時已晚了。

“很多年輕人總認為理財是中年人的事,或有錢人的事,到了老年再理財還不遲。其實,理財致富,與金錢的多寡關聯性很小,而理財與時間長短之關聯性卻相當大。人到了中年麵臨退休,手中有點閑錢,才想到要為自己退休後的經濟來源作準備,此時卻為時已晚。原因是,時間不夠長,無法讓小錢變大錢,因為那至少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時間。10年的時間仍無法使小錢變大錢,可見理財隻經過10年的時間是不夠的,非得有更長的時間,才有顯著的效果。既然知道投資理財致富,需要投資在高報酬率的資產,並經過漫長的時間作用,那麼我們應該知道,除了充實投資知識與技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即時的理財行動。理財活動應越早開始越好,並培養持之以恒、長期等待的耐心。

“不要再以未來價格走勢不明確為借口,而延後你的理財計劃,又有誰能事前知道房地產與股票何時開始上漲呢?每次價格巨幅上漲,人們事後總是悔不迭。價格開始起漲前,沒有任何征兆,也沒有人會敲鑼打鼓來通知你。對於這種短期無法預測,長期具有高預期報酬率之投資,最安全的投資策略是——先投資後,再等待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再投資。

“人人都說投資理財不容易,必須懂得掌握時機,還要具備財務知識,總之要萬事俱全才能開始投資理財,這樣的理財才能成功。事實上並不盡然,其實,許多平凡人都能夠靠理財致富,投資理財與你的學問、智慧、技術、預測能力無關,也和你所下的工夫不相幹。歸根結底,完全看你是不是能做到投資理財該做的事。做得對的人不一定很有學問,也不一定懂得技術,他可能很平凡,卻能致富,這就是投資理財的特色。一個人隻要做得對,則不但可以利用投資而成為富人,而且過程也會輕鬆愉快。因此,投資理財不需要天才,不需要什麼專門知識,隻要肯運用常識,並能身體力行,必有所成。因此投資人根本不需要依賴專家,隻要擁有正確的理財觀,你可能比專家賺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