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賺錢就是硬道理(3)(1 / 2)

喜歡刀箭就賣刀箭,喜歡古董就賣古董,喜歡珠寶就賣珠寶。這樣的話,生意絕對做不好。因為自己喜歡這類東西,那麼購入這些東西時,一定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挑選的,在要售出時,當然是萬分不舍,要下很大的決心才能把它賣出去。這是其一。其二,這類東西是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挑選,於是大多比較片麵,種類也不齊全,這也將影響經營的效果。

猶太人認為,真正的生意人是賣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譬如說,不喜歡古董的人要賣古董,不喜歡珠寶的人要賣珠寶。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所要賣的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才會想辦法盡快把它賣出去。否則,隻壓在那兒對自己毫無益處,反而是一種浪費。如果是他們喜歡的東西,他們就總想把它多留一段時間。

所以,在生意場上,那些賣珠寶的珠寶商人,大多數是對珠寶沒有偏好的人士。珠寶一般對女人最有吸引力,通常是女人們鍾愛的東西,所以那些珠寶商,很少是女的,大多數是對珠寶無偏好的男士們。同樣,那些做服飾商品的商人也大多數是男士。

一位猶太商人分析,正是因為所賣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在購進商品時,總是能作出比較客觀、全麵的分析,而不會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忽略了其他人的需求。因此,一個比較明智的商人,在選擇其要銷售的商品時,—定不會選擇自己所偏好的東西,而是賣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隻有這樣,才可能獲得更大的盈利。

瞄準嘴巴就是在給自己淘金

一個猶太人靠經營土豆也發財了,並且躋身當今世界上100位最有錢的富翁之列,他就是大名鼎鼎“土豆大王”辛普洛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辛普洛特獲知作戰部隊需要大量的脫水蔬菜。他認準了這是一個絕好的賺錢機會,於是買下了當時全美最大的一家蔬菜脫水工廠。他買到這家工廠後,專門加工脫水土豆供應軍隊,從這以後,辛普洛特走上了靠土豆發家的道路。

20世紀50年代初,一家公司的化學師第一個研製出了凍炸土豆條。那時許多人都輕視這種產品。有的人說:“土豆水分占3/4還多,假如把它冷凍起來,就會變成軟糊糊的東西。”可是辛普洛特卻認準了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新產品,即使冒點兒風險也值得,於是大量生產,果然不出所料,“凍炸土豆條”在市場上很暢銷,並成為他贏利的主要來源。

後來,辛普洛特發現,“炸土豆條”並沒有把土豆的潛力徹底地挖掘出來。因為,經過炸土豆條的精選工序——分類、去皮、切條和光傳感器去掉斑點,每個土豆大概隻有一半得到利用,餘下的通常都被扔進了河裏。辛普洛特想,為什麼不能把土豆的剩餘部分再加以利用呢?不久,他把這些土豆的剩餘部分摻入穀物用來做牲口飼料,單是用土豆皮就飼養了15萬頭牛。

1973年年底,石油危機爆發了,用其他能源代替石油是形勢的需要。辛普洛特瞄準了這個難得的機會,用土豆來製造以酒精為主要成分的燃料添加劑。這種添加劑可以提高汽油的燃燒值和降低汽油燃燒所造成的汙染,頗受用戶歡迎。為了做到物盡其用,辛普洛特又用土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含糖量豐富的廢水來灌溉農田,他還把牛糞收集起來,作為沼氣發電廠的燃料。

辛普洛特利用土豆構築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每年銷售15億磅經過加工的土豆,其中有一半供應麥當勞快餐店做炸土豆條。他從土豆的綜合利用中,每年取得12億美元的高額利潤。如今辛普洛特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難以計數。

瞄準嘴巴,就是在給自己淘金。

不占便宜也不能吃虧

一個皮鞋專賣店裏出售許多質地很好的皮鞋。在這個城市裏大家穿的皮鞋幾乎全是從這家專賣店裏買的。專賣店的老板很希望這個城市的首富猶太人皮爾斯——一家玩具生產商的老板,也能成為他們的顧客。

於是,專賣店給首富皮爾斯寄去了一雙皮鞋並附上一封信,說:“人們非常喜歡穿我們的皮鞋。真誠希望您也能成為我們的顧客,盼望您能為這雙做工精細的皮鞋寄給我們50塊錢。”

第二天一大早,專賣店收到了一個郵包,裏麵有個玩具娃娃,娃娃的手裏有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