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非常喜歡我的玩具。我很希望你們也會成為我的顧客,並購下我廠最近出品的漂亮玩具娃娃,現通過郵包寄上。玩具價格是51塊,扣除皮鞋的錢後,您們再給我寄來1塊錢就可以了。”
商場猶如沒有硝煙的戰場,最終的贏家,往往都是那些善於運用智慧,將商業技巧運用的恰當而得體的人。猶太人皮爾斯的做法,不占便宜不吃虧,幽默與智慧盡顯其中。
口碑第一,廣告第二
“不要為自己的信用立碑,不要大肆鼓吹自己的產品優秀,要說就讓人們說去吧,你會發現,口碑才是銷售的靈魂。”
這句話充分反映了猶太人在商品營銷中所注重的口碑宣傳。
在經營領域中,猶太零售商有它與眾不同的經營環境。其經營的規律與那些生產性的企業是相反的。如果也實行分權製,那麼各個分店必然會不擇手段地獲得高額的利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出售便宜貨、推銷偽劣商品、隨意漲價、以次充好等等現象,結果往往是為了眼前小利益而敗壞了公司的長久聲譽。
猶太商人經營連鎖店的訣竅是:
不論顧客在哪個國家,走進哪家分店,看到的商品都是他們所熟悉的,都是同樣的價格、同樣的質量。在他們看來,隻有這樣,他們才會毫不猶豫地掏出錢包,購買他們的商品。
馬克斯·斯賓塞公司在初創時,馬克斯因英語不通而默不作聲,隻靠著那塊招牌來招攬生意,他的腦筋都動在了建立口碑的推銷上。
馬克斯·斯賓塞公司對外宣稱不靠廣告宣傳,但他們的聲譽和名望卻不告而知,在英國無人不曉。
一次,一個電視記者在公開場合采訪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問她的內衣是從哪兒買的,首相說:
“怎麼啦,當然是‘馬克斯·斯賓塞’,人人都上那兒買東西,不是嗎?”
有了優質的商品,有了響亮的牌子,董事長當然不需要花冤枉錢去做廣告了。就像負責公司宣傳及經濟事務的經理祈裏夫所說的那樣:
倘若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在你的商店川流不息,最有效的宣傳方式就是口碑。隻有當口碑不能快速地傳達商店的動態時,才真正需要使用廣告手段。
把商品的優點宣傳出來
縱橫五大洲,經商數千年,絕少有猶太商人坑蒙拐騙的事例,他們一般不經營假冒偽劣產品,不做短斤少兩的事,他們以誠信經商立世。
猶太商人的誠信來自於其傳統和宗教文化。《塔木德》中有許多關於貿易活動中誠信原則的規定,這在某種程度上表現了猶太人的遠見卓識。作為一種弱勢存在,如果不守誠信,猶太共同體必定早已消失。
有趣的是,猶太人對誠心有更深入的認識。
有一個貧窮的婦人到集市上去賣蘋果。
她的蘋果在這個集市上是最上乘的,但她就是沒有向顧客宣布這一點。從上午到傍晚,她的蘋果一個也沒賣出去。
這時,一個拉比來到她的攤位前。
“充滿智慧的拉比啊,我沒有錢買安息日所需要的東西了。”婦人向拉比抱怨。
拉比沒有回答她,而是彎下身子把蘋果觀察了一番,然後跨到附近的一個大石頭上高聲叫喊:
“誰想買這最好的蘋果?”
“誰想買這最好的蘋果?”
“誰想買這最好的蘋果?”
三聲過後,窮婦人的蘋果攤位就被人們包圍了。他們連看也不看就紛紛掏錢搶購,以致價格被自動抬高到了市場價的三倍。
蘋果被賣得一個不剩了,還有顧客向這邊趕來。
拉比這時在高處向眾人說:
“善人們,你們如果從商,必得堅守誠信。如果你們的商品有缺陷,你們要高聲宣布出來;如果你們的商品是市場上最好的,也要大聲宣布:‘它是最好的’。”
“它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為什麼還要宣布呢?”一個年輕人問。
“善人啊,你如果不宣布出來,顧客就會去選購不好的商品,把市場上最差的商品帶回家。你不宣布出來,就是幫助奸詐的商人欺騙顧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