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潛規則一:自我修煉,練好內功能抗大壓(2)(1 / 3)

獨立的習慣是成大事者必備的素質之一。一個獨立的人,他會堅守信仰,保持自我。隻有這樣,才能夠在漫漫人生路上不迷失方向,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塗上一道亮麗的色彩。

一個人若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堅持自己的信仰,拒斥邪惡,保持自我真性情,玉潔冰清,不沾世俗氣的獨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做人要獨立,隻有如此,才能思想自由,不斷探索,才能使從事學術工作者解放思想,善於懷疑,富有創造性,且能埋頭鑽研,上下求索,以追求真理為宗旨,才能促進學術的發展與進步,才能在將來成就一番大事業。

點評:

一個人若是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擁有了獨立的品格,也就擁有了成大事必備的一個條件。

4.勇敢承擔責任

成就一番事業,僅養成獨立的習慣還是遠遠不夠的。要實現自治自立的成功人生,健康的情感和獨立的手段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責任心的確立,成大事的人生目標還是無法實現。

有這樣一個故事,是陶冶情操的一個例子,從中我們可以受到啟發。

有一段日子裏,一位名叫戈登的人感到人生乏味,自己靈感枯竭,意誌消沉,並且愈來愈重,他隻好去看醫生。醫生在對他身體做了全麵檢查後,並沒發現任何異常。於是醫生便建議他出去做一次旅行,到他少年時代最喜愛的地方去度一次假。度假期間,不要說話、讀書、寫作以及聽收音機。然後醫生給他開了四張處方,吩咐他分別在度假那天的上午9點、12點、下午3點和6點打開。

戈登依據醫生的吩咐到了心愛的海灘,上午9點準時打開第一張處方,上麵寫著“仔細聆聽”。他當時就懵了,醫生難道瘋了?讓我連坐三個小時?但他還是試著按醫生的吩咐耐心地四下傾聽。他聽到海浪聲、鳥聲,不久又聽到許多從前未注意的聲音,他一邊聆聽,一邊想起小時候大海教給他的耐心、新生以及萬物息息相關等觀念,他逐漸聽到往日那熟悉的聲音,也聽出沉寂,心中逐漸平靜下來。

中午,他打開第二張處方,上麵寫著“設法回顧”。於是他開始從記憶裏挖掘點點滴滴的快樂往事,想起那些細節,心中漸漸升起一種溫暖的感覺。

第三張處方上寫著“檢討動機”。這比較難以辦到,因為起先,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護,在追求成功、受人肯定與安全感的驅使下,他不得不采取某些舉動。可最後仔細想想,這些動機並不完全恰當,這也許正是他陷入低潮的原因。回顧過去愉快滿足的生活,他終於找到了答案。於是他寫下了下麵的話:

我突然頓悟到,動機不正,諸事便不順。不論郵差、美發師、保險推銷員或家庭主婦,隻要自認是為他人服務,都能把工作做好。若是為私利,就不能取生成功。這是不易的真理。

第四張處方上寫著“把憂愁寫在沙上。”他俯身用貝殼碎片寫了幾個字,然後轉身離去,甚至連頭也不回,因為他知道,潮水馬上會湧上來。

隻要我們洗滌掉心中的塵埃,培養高尚的情操。隻要我們把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弄清楚,它就會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一個對自己對社會對家庭負責的人,是不會讓心靈蒙上塵埃的,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定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他們不停地學習,用知識拂去心靈的塵埃,用知識點亮燈塔的明燈。因為他們懂得一個人需要不停地學習培養自己的責任心。下麵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麵來談論這個問題:

1.對自己負責

承擔責任,是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我們麵臨的責任是眾多的,第一個就是要對自己負責。隻有對自己負責,使自己有一顆獨立的責任心,才可能負起其他的責任來。

培養責任心的第一步是對自己負責。也許有人會對這種說法很不以為然,難道我們還有誰傻到對自己不管不問嗎?仔細想一想,這確實不是危言聳聽。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大有人在,不是有許多人一直無所事事,從不嚴格要求自己,放任自流以至於一事無成嗎?所以從廣泛意義上來說,那些具備了自治自立能力標準而最終仍以失敗告終的人基本上都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進一步講,一個對自己都沒盡到責任的人,又怎麼能對家人對社會盡什麼責任呢?

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好準備,成為一個能夠承擔責任,敢於麵對責任的人。健康的身體、高尚的情操、努力地學習,這些都是準備條件中必不可少的成員。

首先隻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擔得起責任的重擔。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不僅在於一日三餐增加營養,多多休息,而且還應該多做運動積極鍛煉身體。運動對於維持一個人的健康至關緊要,可是這往往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人都有惰性,在沒有外界督促的情況下,人的惰性馬上便暴露出來了。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我們的身體還有點資本,所以許多人對參加鍛煉不以為然。可是,一旦過了中年,當身體開始像破舊的機器一樣開始出故障時,則大局已定,為時已晚。許多人稱由於工作忙,根本抽不出空餘時間鍛煉身體。這顯然是一個偷懶的借口罷了,因為運動一不需要特定的場合,二不需要指定的器材,到運動場鍛煉固然不錯,可在家裏照樣也能舒展筋骨。我們應該摒棄這種懶隋的想法,保持健康的體魄,為將來的事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