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潛規則三:取“馬屁經”,編織左右關係網(2)(2 / 3)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意誌帝國慘敗,德帝威廉二世頓時成為全世界都討厭的人,連自己的國民也與他為敵,正當他準備亡命荷蘭時,突然收到一位少年的來信,信中充滿了一片稚子之情和讚美辭:“不論別人怎麼想,我永遠愛您!”

威廉二世看了這封信,異常感動,立刻回信給少年,希望能和他見麵。少年的母親帶著他去見威廉二世,意外地促成皇帝和少年之母的一段美好姻緣。

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別人真誠的拍馬屁,包括領導。拿破侖對善於奉承的人很反感,這一點為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個聰明的士兵卻來到拿破侖麵前說:“將軍,您最不喜歡聽奉承話,您是真正英明的人啊!”拿破侖聽後不僅沒斥責他,反而十分自豪。

這位士兵對拿破侖的脾氣秉性摸得很透,深知他討厭奉承的話;但這位士兵又絕頂聰明,他準確地捕捉到了拿破侖的這一性格特點。

由此可見,拍馬屁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世上沒有人能對拍馬屁無動於衷,隻不過拍馬屁技巧高低而已。大文豪蕭伯納曾經說過:“每次有人捧我,我就頭痛,因為他們捧得不夠。”由此可見,高帽子人人喜歡戴,可是馬屁卻並非人人會拍。

如何拍好馬屁,這裏有八字真訣,即“逢人短命,遇貨添錢。”意思說假如你遇著一個人,你問他幾歲?他答:“今年五十歲了。”你說:“看你先生的麵貌,隻像三十幾的人,最多不過四十歲罷了。”他聽了,一定很喜歡,是之謂“逢人短命”。又如走到朋友家中,看見一張桌子,問他買成若幹錢,他答道:“買成四元。”你說:“這張桌子,普通價值八元,再買得好,也要六元,你真是會買。”他聽了一定也很喜歡。是之謂“遇貨添錢”。

馬屁拍得好就會成為成大事的催化劑。

“最佳的讚美就是心裏想說的,卻是由耳朵聽來的。”縱觀古今人物,在拍馬屁方麵,元朝末期的哈麻可謂絕頂高手。哈麻,生年不詳,早年充當元順帝的宿衛。哈麻很善於抓住機會,所言所行無不符合元順帝的心意。元順帝剛一接觸到這個伶牙俐齒。說話痛快的小夥子,就覺得他特別善通人意,便不知不覺地喜歡起來。哈麻得到元順帝的歡心,自然官運亨通,不斷被提拔,很快就當上了殿中傳禦史,成了管理宮中事務的主要官員之一。

哈麻靠其巧舌如簧的口才和善於揣摩人意的拍馬屁本領,步步高升之後,便更加注意利用起自己的這個“特長”來了。他特別注意察顏觀色和了解眾人的好惡,然後投其所好,誰媚得寵。比如,他見到元順帝喜歡玩雙陸遊戲,便苦心鑽研,學會了一套玩雙陸遊戲的本領,然後去接近順帝,與其展開對弈。哈麻與順帝玩雙陸遊戲也很有招法,他見到順帝不甚高興之時,就輸一盤,見到順帝高興時,就贏一次,當然也有旗鼓相當的時候。哈麻這樣做,既討了順帝的喜歡,又弄得順帝心裏癢癢兒的,越發願意找他一起玩雙陸遊戲。這樣一來,兩人便逐漸成了雙陸“棋友”。隨著雙陸遊戲的頻繁,哈麻所受順帝的寵信也逐步升級,很快就超過了順帝身邊的所有人。

據《元史·哈麻傳》記載,一天,哈麻與元順帝在內殿玩雙陸遊戲,哈麻穿件新衣服站在旁邊。順帝一邊下棋一邊喝茶,由於全神貫注於棋盤之上,把茶水吐到了哈麻的新衣服上。哈麻一邊抖掉新衣上的茶沫,一邊笑著說:“做天子的就應該這樣嗎?”在封建社會,皇帝說一不二,人們隻能諂媚逢迎,逢迎順從,不能稍有違抗,哈麻雖然是在說笑中夾雜著指責之意,但也被看成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可順帝卻毫不介意,一點兒沒有生氣,隻是一笑而已。這也說明哈麻同順帝的關係已是非同一般,無與為比。

在拍馬屁方麵無師自通的哈麻非常清楚,要想步步高升,僅僅討好元順帝一個人還不夠,還應當諂媚取悅於其當權者,才能事事如意。於是哈麻在將元順帝“拍”舒服之後,又開始打起王公大臣們的主意來了。

當時,在王公大臣中,權力最大、聲望最高的是脫脫丞相。脫脫在至元六年(公元1340)大義滅親,驅逐了專權害政的養父伯顏,於至正元年(公元1341)出任中書右丞相,為扭轉伯顏專權時造成的社會混亂,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他重新恢複被伯顏廢棄的科舉取士製度,加強對人才的選拔;建議編修遼。金、宋三史,總結曆史上治國的經驗教訓;崇儒重道,倡導文化和思想教育;修訂法律,加強對各級官吏的考核;開馬禁,減鹽額,免除舊欠賦稅,鼓勵發展生產等等。脫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史稱“更化”。脫脫“更化”,深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擁護,一時被稱為“賢相”。

哈麻見脫脫聲望日高,就想巴結他以為進身之階,遂頻繁出入於脫脫之門。日事過從,曲意逢迎,點頭哈腰的諂媚相,用語言是難以表達出來的。說來也怪,那位在政事方麵極精靈的脫脫,對哈麻的一係列諂媚拍馬不但沒有絲毫反感,反而日益喜歡起來。哈麻博得脫脫的好感以後,又遍賄藩王戚裏等王公大臣之家,獲得一片喝彩聲。哈麻的拍馬屁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的官職一升再升,先升為禮部尚書,又升為同知樞密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