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潛規則三:取“馬屁經”,編織左右關係網(2)(3 / 3)

哈麻官運亨通,聲勢日盛,越發肆無忌憚起來。他借助於皇帝的寵愛、大臣的信任,利用手中的權力,大幹結黨營私之事。在他所管轄範圍之內,隻要向他賄賂巴結,立刻就會得到好處,誰若秉公辦事,不去諂媚他、討好他、順從他,誰就會被千方百計地找碴兒穿小鞋,甚至丟掉烏紗帽。因此,想求個一官半職的人,開始紛紛出入於哈麻之門,送禮、賄賂等烏七八糟的事情便接踵而來。哈麻自然是來者不拒遍受賄賂,甚至連宣讓王的駝馬等物也敢收下,妄作威福,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元朝末年,社會危機四伏,矛盾重重。元順帝卻以為天下太平,理當享受。哈麻知其所好,為進一步取得寵信,就偷偷地將精通運氣術的西方僧人引進宮廷,介紹給元順帝。西方僧人教給元順帝的是所謂的房中術,順帝大喜,封其為司徒。由於順帝寵愛哈麻的緣故,哈麻的妹夫叫禿魯帖木兒,官居集賢學士,也受到元順帝的寵愛,他和其他人與元順帝共同學習房中術。他們每天和西方僧人學習那套烏七八糟的東西,從宮內外廣取婦女,整天以淫戲為樂。哈麻和禿魯帖木兒等人,在元順帝麵前做出各種下流動作,甚至男女混雜,赤身裸體,同處一室,所處之室號稱“皆即兀該”,漢語意思為“事事無礙”。君臣爭相宣淫,群僧隨意出入宮廷,“醜聲穢行,若聞於外,連老百姓聽了都覺厭惡。但哈麻卻憑借這種投其所好的拍馬術,與元順帝越來越親近密切了。

拍馬屁本質上是通過一種頗具處世藝術的語言來實現對方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取得與對方心理上的溝通。從哈麻拍馬屁大獲成功來看,拍馬屁的方式是各種各樣的,而且是千變萬化的,在嘻笑怒罵間常可收到出奇的效果,從而籠絡人心,增進友誼。而了解他人的心理則是拍馬屁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因為是否了解他人的心理,決定了你的讚美是否恰當,成效是否明顯,也是衡量你拍馬屁水平的高低的標誌。

拍馬屁成功的一個訣竅是,隻有諳熟了對方心理才能辨別其優缺,“順藤摸瓜”你的馬屁才能準確定位,並盡可能觸及其最美的那一部分。對方在欣喜之餘,會祝你為知己,繼續向你袒露心懷,使你不斷捕捉讚美的閃光點,你的讚美也才更加得體,遊刃有餘。如果不了解他人心理,你就不知道他有何可讚之處,更不知他需要什麼。

當然,了解他人心理,不僅要抓住對方大致的心理活動,而且要於細微之處下功夫,利用細小的刺激來影響其特定情形下的心理,從而使你的讚美既巧收“潤物細無聲”之效,又有極強的針對性。

在拍馬屁的時候,切忌用官話套話,因為讚美一個人,並不是作報告或談工作,要十分嚴肅。讚美貴在自然,它是在待人處世中,一定場景下的真情流露有感而發。任何僵硬、虛誇、做作的讚美,即使是出於真心實意,也會讓人反感提防。

點評:

我們要知道拍馬屁的目的不僅僅是為拍,而是為了換得人情作為自己日後成大事的堅強後盾。明白了這一點,拍馬屁再難也要潛心去學。

8.拍馬屁別拍到馬蹄上

俗話說得好,“矮子麵前莫說短話”,別人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家庭不幸,或者自己在為人辦事方麵有短處,心裏已經夠痛苦的了,不能再雪上加霜了。碰上這些情況都應加以避諱,決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然傷害了別人不說,別人也不會輕易放過你的,到頭來隻能是兩敗俱傷而已。因此,待人處世厚黑之道鄭重提醒你:勿犯人忌,小心拍馬屁別拍到馬蹄上!

清代的康熙皇帝,青年時勵精圖治,做過不少大事,到了晚年時,年紀大了,頭發也花白了,牙齒已鬆動脫落。這本是人生的自然規律,可他心裏就是不服老,犯了老年人的通病,隻要聽到有人說他“老”就不高興,所以左右的臣子深知他的心理,特別忌諱說“老”一類的字眼,從不在皇上麵前觸這個黴頭。康熙皇帝為了顯示自己還年輕有活力,常常率領皇後、妃子們去獵苑獵取野獸,在池邊釣魚取樂。

有一次,康熙率領一群妃嬪們去湖中垂釣,不一會兒,魚杆一動,康熙皇帝連忙舉起釣竿,隻見鉤上釣著一隻大大的金龜,心中好不喜歡。誰知剛剛拉出水麵,隻聽“撲通”一聲,金龜卻脫鉤掉到水裏跑掉了,康熙長籲短歎連叫可惜。在康熙左側身旁陪同的皇後見狀連忙安慰說:“看這光景這隻龜是老得沒有門牙了,所以銜不住鉤子了。”

這時,在一旁觀看的一個年輕妃子見狀忍不住大笑起來,而且笑個不止,簡直直不起腰來了。康熙見了不由得龍顏大怒,他認為皇後說的是言者無心,而那妃子則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沒有牙齒,老而無用了。回宮之後,康熙馬上下了一道諭旨,將那妃子打入冷宮,終身不得複出。到了這個時候,那個年輕的妃子才深深感到後侮了,她歎息著說:“因為我不慎笑了一笑,卻害了自己守寡一生,這都是自己說話不小心,犯了皇上的大忌所帶來的惡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