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潛規則四:能屈能伸,成大事的“彈簧”之道(2)(1 / 3)

沒想到,當天夜裏趙老頭竟然死在另一位開店的街坊家中。趙老頭的親屬乘機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趙老頭,與他打了好幾年官司。最後,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盡,花了一大筆銀子才將此事擺平。

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來,原來趙老頭因為負債累累,家產典當一空後走投無路,就預先服了毒,來到尤老翁的當鋪吵鬧尋事,想以死來敲詐錢財。沒想到尤老翁一忍再忍,明顯吃虧也不與他計較,趙老頭覺得坑這樣的人即使到了陰曹地府也要下地獄,隻好趕快撤走,在毒性發作之前又選擇了另外的一家。

事後,有人問尤老翁憑什麼料到趙老頭會有以死進行訛詐的這一手,從而忍耐讓步,避過了一場幾乎難以躲過的災禍。

尤老翁說:“我並沒有想到趙老頭會走到這條絕路上去。我隻是根據常理推測,若是有人無理取鬧,那他必然有所憑仗。在我當夥計的時候,我爹就常對我說:‘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如果我們在小事情上不忍讓,那麼很可能就會變成大的災禍。”

尤翁以少見的忍耐力避開了大的災禍,的確,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過去了,這可謂是能屈能伸方圓做人的至高境界了。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經說過:對暫時鬥不過的小人要忍耐。與其和狗爭道被狗傷,還不如讓狗先走。因為即使你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在待人處世中,當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或者危難之時,不妨先退讓一步,利用忍耐暫時躲避。這樣做,不但能避其鋒芒,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另辟蹊徑,重新占據主動。當然,“忍字頭上一把刀”,忍很多時候是以自己明吃虧,或者故意“作踐”自己為代價的,臉皮薄拉不下麵子來那怎麼能行?

點評: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若能忍耐一下,也許就會峰回路轉了。如果你掌握了生活中能屈能伸的原則,也就具有了成大事的資質。

7.鬥氣與鬥誌

世間諸事不能皆遂人意,與人相處,亦不能都合心願,欲成大事者做人不可極端,那樣勢必會導致失敗的慘局,不如把生命之弓暫彎屈一下,“鬥氣”改“鬥誌”,鬥氣隻會讓你一敗塗地,而鬥誌卻能助你成大事一臂之力。

鬥氣時何妨彎一下讓一步,用鬥誌來解決問題更好。此乃做人的一種手腕,將成為你做大事的資本。

男女朋友意見不合而吵架,兩人都很生氣,誰也不想先開口道歉,這便是“鬥氣”。

某甲得罪了某乙,某乙回頭羞辱某甲,某甲失了顏麵,與某乙結下了梁子,從此天天鬥,月月鬥,年年鬥!這也是“鬥氣”。

A公司生產某產品,獨占市場,B公司也推出類似產品,瓜分了A公司一半市場,並聲言將擊敗A公司,A公司不甘示弱,花大錢打廣告,發誓把市場奪回來!這也是“鬥氣”。

鬥氣是人類很自然的反應,可是鬥氣隻能帶給人一時激情式的滿足,本身並沒什麼建設性,甚至可以說,鬥氣的破壞性大於建設性。原因如下:

——鬥氣會模糊掉你應追求的目標;例如夫妻鬥氣會妨礙家庭幸福;兩人鬥氣,會荒廢事業;兩個公司鬥氣,會互相毀滅;兩個國家為鬥氣而打仗會使民不聊生。為“氣”而投下時間精力金錢,智者不為也。

——鬥氣會使理性失去清明;“氣”是屬於情緒性的,“氣”的存在,使人呈現感性的一麵,但若上升到要“鬥”的程度,則會使理性失去清明,讓人做出錯誤,甚至後悔莫及的決定。所以,智者不為也。

——鬥氣有時是對方的策略,或許他知道你容易動“氣”,所以故意挑逗你,好把你引到岐路,讓你因此毀滅;或許他不知道你是不是容易動“氣”,但激一激你,可以了解你的底細,而他的目的,當然也是為了破壞你,或是毀滅你!所以,鬥氣,智者不為也。

——鬥氣會使人格變小,“忘”了“氣”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更廣大的天地;所以,鬥氣,智者不為也。智者隻鬥誌!“誌”指“誌向”,也就是抱負、理想及對未來的規劃;換句話說,不管別人對你如何,也不管自己心裏感受如何,保管堅定地奔赴自己的目標,也不在乎對方是不是跑在你前麵,你隻走你該走的路。

“誌”也指“理性”,也就是說,讓理性來引導,你的每一個作為都經過仔細的思考,絕無衝動,絕不感情用事。

“氣”是空的、虛的、浮的,因此也是不久長的,而“誌”卻是實的,穩的、充滿力量的,因此“誌”對“氣”,“氣”絕無勝算。

很多人的失敗都因鬥氣,這些人也都到了年紀大了,才了解鬥氣的荒謬可笑。

點評:

所以,成大事者隻鬥誌而不鬥氣,甚至根本不鬥——不與人鬥,隻跟自己鬥。

8.妥協的智慧

“妥協”有時候會被認為是屈服、軟弱的“投降”動作,但妥協在這裏沒有貶意。

“妥協”是雙方或多方在某種條件下達成的共識,在解決問題上,它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在沒有更好的方法出現之前,它卻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它有不少的好處。

——可以避免時間、精力等“資源”的繼續投入。在“勝利”不可得,而“資源”消耗殆盡日漸成為可能時,“妥協”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整補的的機會。也許你會認為,“強者”不需要妥協,因為他“資源”豐富,不怕消耗;理論上是這樣子,問題是,當弱者以飛蛾撲火之勢咬住你時,強者縱然得勝,也是損失不少的“慘勝”,所以強者在某些狀況下也需要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