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難將至閻進初一計擒劉焉
黃巾軍犯劉玄德兵敗屏風穀
過得數日,劉備整軍回得涿縣,一麵著書劉焉言投誠之意,一麵著手安排軍中事宜,命張遼為全軍武教,秦天,張飛,張合輔之,命何儀,廖化為探馬監軍,四處探察黃巾軍情,命劉放為諫議大夫,閻圃為主簿兼軍師,輔佐劉備處理軍中要務,命高覽為巡城史,幫助官府維護治安,命關羽為監糧官,督辦糧草,一切安排妥當,隻等劉焉回信。
卻說北平城內,劉焉聞柳城義軍大捷,想那日張遼求援,為滅此義旗,以無軍可派為由拒絕,今大難不死,不禁氣惱,遂探馬四出,以探義軍軍情,探子回報,義軍隸屬涿縣,首領姓劉名備,字玄德,本賣席小兒,半月前突起義旗,至今聯合代縣,雁門,易京各處義軍於一處,加至柳城降卒,已達三萬餘人,劉焉聞報更是怏怏不樂,這日,劉焉於議事廳召見鄒靖,下人來報,有涿縣義軍首領劉備信至,劉焉拆信觀之,拍案大怒:“救了張遼,竟欲賺吾北平城池,貪心不小”。語落付信鄒靖,鄒靖細察:“明公,看此書信,意且誠肯,明公何思此意”。
:“鄒校尉此言差矣,思那劉備,本編席小兒,半月之間,竟聚眾三萬有餘,其勢已遠遠超出吾北平,且不得朝庭任命,自稱為帥,如若不思賺吾北平,為何不兵伐易京,解吾心頭大患,卻投吾北平而來,此小兒不斬,他日定成大患也”。
:“明公所言甚是,靖有一計,可賺劉備首級”。
劉焉鄒眉急問:“如若斬得劉備,本太守定向朝庭為汝請功,快細細道來”。
:“明公可書信好言慰之,令其來投,待劉備至,令其所率義軍於城外駐紮,隻放為首數人進城,靖於街口伏刀斧手千名,一聲令下,定斬之,於後,使人掛其人頭於城牆,再派使勸降城外義軍,城外義軍群龍無首,定降矣,如此一來,北平城又添守軍數萬,一舉兩得也”。鄒靖徐徐道計。
劉焉聞言大喜,遂依計行事。
且說涿縣,秦天正於校場練兵,突覺心浮氣燥,心生不詳,掐指一算,大驚失色,又細細算來,心生歡喜,喃喃道:“有閻進初在此,劉焉必得不償失也”,當下回得莊上大堂,堂內劉備正酒宴眾人,見秦天進來,喜呼:“四弟,劉焉有信至矣”。語落將劉焉書信付與秦天,秦天略略觀看,皆如何封賞雲雲,遂故作歡笑,恭賀劉備大誌可申,眾人皆舉杯道賀,唯閻圃愁眉不展,唉聲歎氣。
:“大難將至,諸公尚不知乎”。
劉備驚疑急問:“難在何處,望軍師細細道來”。
:“思那劉焉,心胸狹窄,妒才忌能,自私自利,曾有名士去投,妒其才幹,密殺之,又有烏丸君主雅丹欲與其交好,押黃金玉器,牛羊萬匹,親使北平,劉焉忌其勢大,怕有傷自巳,於堂上伏刀斧手五百,雅丹進堂,擲杯為號,欲斬其首,不想那雅丹武藝甚好,盡殺五百刀斧手,擒得劉焉出城,本欲殺之,思如此得罪朝庭,烏丸必招兵禍,遂放其歸,臨行揚言與漢誓不兩立。今元帥軍勢,已遠遠超出北平守軍,劉焉焉有不妒,且元帥才幹過人,此行必招禍也”。閻圃徐徐道出。眾人大驚,皆失了計較。
劉備雙眉緊鄒:“如此一來,吾等且不投劉備如何”
:“不可,如不去投,劉焉必以平叛為由派兵來伐,屆時兄弟相殘,黃巾賊軍必得漁翁之利,盡得幽州,以幽州為後方,揮軍南下,大漢江山危矣”。
劉備聞言,展眉概然曰:“如此死備一人,萬民得保,吾亦為英雄,有何不可”。
:“不可,元帥如去,吾等群龍無首,談何伐賊之理,初有一計,可保元帥毫發無損”,閻圃急道。
眾人問計將安出,閻圃緩言:“為今之計,隻一人可救元帥”。
:“此人何在,望軍師明示”。劉備問之。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四將軍是也”。閻圃遂道出其計如此雲雲,眾人聞言連連稱善,唯有劉備不依:“如此吾弟豈不身陷火坑,且罷且罷”。眾人齊勸,劉備愛弟心切,皆不從,秦天見此,遂曰:“弟有一計,兄長附耳過來”,劉備聞秦天有計,大喜,附耳過去,秦天突然發難,手點暈穴,劉備中招昏睡過去,秦天抱起兄長,欲進後堂,眾人大驚,群呼住手,張飛更是急燥,揮拳直欺秦天,秦天大呼:“兄長醒時,焉能從計”。眾人方才大悟住手。秦天亦不答話,將劉備抱進後堂榻上,取了黃金盔甲,雌雄雙劍穿戴出來,眾人遂依計行事。
三日後黃昏,北平城內,劉焉一切安排妥當,聞報劉備率軍已在城下,劉焉急命鄒靖出迎,這廂秦天率兩兄長及張遼在城下等待,此時張遼已剪了胡須,身著秦天紫金甲,端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太守大人有令,命義軍暫且於城外十裏駐紮,劉備四人進城麵見”。城上傳來命令,秦天手一揮,義軍即退後十裏紮寨去了,須臾,城門大開,衝出一軍,為首正是鄒靖,拱手曰:“吾北平從軍校尉鄒靖,特來迎玄德公進城,請隨吾來”。語落催馬進城,秦天四人跟隨其後,進得城來,身後紮紮聲響,城門已關,秦天故問何意,鄒靖曰:“為防黃巾賊人也”,四人遂不答話,跟隨鄒靖向太守府進發,行的半個時辰,街麵越來越小,秦天又問:“不知太守府何時可到”。鄒靖於前冷笑一聲:“已至矣,太守大人特命靖在此恭送玄德公兄弟升天”,語落策馬疾奔大呼:“此時不動,更待何時,斬劉備首級者,賞金千兩”,四周突殺聲震天,箭如雨下,四人各運護身氣功,但見那莽張飛“嗷”聲大吼,兩旁樓上慘呼連連,箭雨隨之停下,鄒靖雖離之甚遠,然被其一震,仍抵擋不住,雙耳劇痛,胸悶如裂,遂動功調理,方保性命。
四人見箭雨停下,輕身一縱,上得左首屋頂,秦天向鄒靖抱拳曰:“太守大人大恩,備當謹記於胸,他日定當厚報,告辭”,語落,四人幾個縱躍,消失於民居之中,這邊鄒靖見四人逃脫,心跳如鼓,一麵命人急報劉焉,一麵派軍挨戶搜索,劉焉聞報劉備四人逃脫,驚慌失色,呆坐在地,急命鄒靖進見,須臾,鄒靖至,劉焉問其有計可施乎,鄒靖曰:“劉備四人雖逃,但城門早閉,其必不得出城,明公一方加派人手搜尋,一麵於獄中取四相像人頭掛於城頭,再派使勸降,必成大計也”。劉焉聞言稱善,依計行事。
這廂張合,田豫二人領兩萬軍剛紮下營寨,聞劉焉使到,二人急於中軍帳召見,來使甚是傲慢,不視二人一眼。展書曰:“今劉備兄弟舉軍叛亂,本太守已誅之,懸頭於城牆以敬效尤,然本太守仁慈,體上天好生之德,特命使來勸降,望公等善之”。
田豫聞言霍然而起,戟指大怒:“吾家元帥誠肯相投,竟汙吾家元帥叛亂,待吾殺汝,明日揮軍攻城,以報元帥冤死之仇”,語落揮劍向來使殺去,來使急避,屎尿不禁,帳內隨之臭氣熏天,田豫執劍追殺,眼看來使小命不保,突覺後背一凜烈劍氣傳來,田豫大驚側身避過,回首見張合嘴含陰笑,執劍於手,田豫怒問:“俊義此是何為”。
:“那大耳賊平日雖明厚待於吾,卻每每不依吾言,以汝來製吾肘,吾雖為三軍統帥,卻有名無權,吾早思反之,今其已亡,有明公在此,吾欲投其麾下,如公望與吾一起,必得厚賞,何樂而不為之”。張合冷言。
田豫聞言暴跳如雷:“好個反骨賊子,元帥在時如此厚待,汝不思回報,反趁元帥屍骨末寒,叛離而去,待吾取汝首級,替元帥清理門戶”。語落劍演招式,與張合戰成一團,須臾,二人交鋒數十回合,張合瞅得一破綻,一劍刺向田豫右臂,田豫避之不及,但聞“當”的一聲,田豫手中劍落,右臂血流如注,田豫咬牙忍痛,狀似瘋狂:“吾與汝拚了”,語落以頭撞向張合,張合側身輕輕避過,左手直拍田豫後頸,田豫中招,暈死過去。
:“來人,拖下去置於囚車,待明日獻與明公發落”。張合呼喝,轉首見來使正躲一角落,瑟瑟發抖,身上屎尿奇臭無比,張合遂令軍士取衣來換,親扶將起來,待其換了衣裳,張合躬身曰:“大人受驚,皆卑職之過也,還望大人恕罪”。來使換了衣裳,一複傲慢:“張將軍功不可沒,待吾歸去,必為將軍請功,不過……”,來使左手輕揮,張合懂得,急取一碇黃金奉上,來使大喜,張合置酒宴款待,席間,合曰:“今義軍皆為劉備死士,明日可否請明公於城外迎接,以慰其心,其等今後必不敢反矣”,來使連連稱善,是夜,來使拜別張合,回得北平向劉焉稟報,劉焉聞張合投誠,展顏大笑,遂依張合之計,明日親自出城迎接,鄒靖亦不疑其他,心思計成,甚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