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無論在世界的什麼地方,都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那麼為什麼我們自稱炎黃子孫?
讓我們把曆史的鏡頭拉向五千年前的那場爭戰,或許從這裏我們能找到答案。這場戰爭的主角——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領袖,他們的血液可能流在今日任何一個中國人身上,在這戰爭中,隱藏著“曆史”最深的密碼。
那時候,在我國的北方生活著一些人,他們都屬於一個部落集團,叫華夏部落。華夏部落裏麵有很多小的部族,最大的兩個就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他們互相之間為了爭奪地盤,經常發生小的戰爭。
後來,南方出現了一個很大的部落叫九黎,其中最厲害的一個部族叫蚩尤族,他們的首領就叫蚩尤。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他們的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並且他們打戰非常勇猛頑強,尤其還善於摔跤。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蚩尤族從南方進入了華北地區,炎帝族不願意別人搶自己的地方,就和蚩尤族發生了戰爭。蚩尤族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占據了炎帝族居住的地方。
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便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雖然黃帝族和炎帝族以前經常鬧矛盾,可他們畢竟都屬於同一個華夏集團的人,不能讓外人欺負啊。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集合了自己的軍隊,向東方出發,這樣,便和正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相遇了,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大夥心想,隻要攜手並肩、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打敗蚩尤。不料天地間揚起一片濃霧,伸手不見五指,頓時軍陣大亂,炎黃大軍節節敗退!一時之間,沙場上風聲鶴唳,兩軍人馬拚命衝殺,但最後炎黃大軍終於無法承受蚩尤敵軍的攻擊,而從濃霧中倉皇撤退。黃帝為了不讓天下百姓受苦,幾次派人與蚩尤和談,但是驍勇擅戰的蚩尤仍一意孤行,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
在被蚩尤圍攻情況危急時,炎黃軍中,有一個叫風後的人,她提出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才有辦法打敗蚩尤,風後利用磁鐵靠地球南北極磁場的原理,發明了指南車。
炎黃大軍利用指南車在霧中確定了方向,得以逃離戰場到達南山,而蚩尤的部隊追趕到南山,用水攻擊炎黃軍,而在水攻之後,炎黃軍重新整理了隊伍,擺出一字長蛇陣。在蚩尤進攻時,長蛇陣頭尾相接,蚩尤的士兵便被團團包圍,行軍布陣之後,他們還利用了指南車辨識方位,於是大家便跟隨指南車指示的方向進攻,此時炎黃軍士氣大振,戰力倍增,士兵們個個奮勇殺敵。
最後,炎黃大軍將蚩尤擊敗於涿鹿戰場。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黃帝便下令將他斬首,蚩尤的血染了的大地則變成一片楓林,而炎黃部落最後團結一致,統一了整個中原。
涿鹿之戰中,黃帝族之所以取得最後勝利,在於其善於爭取同盟者。黃帝族在戰爭前團結了很多小的部族參加戰鬥,並且善於發揮他們的能力和長處。
我們今天做事情也要注意團結別人,因為一個人是很難做成一件事情的,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所以團結別人很重要。
涿鹿之戰的勝利,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從此以後,我們就稱呼自己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