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一個人多堅決地想和演說者意見相左,像這樣的陳論,也會使他確信演說的公正坦誠。
假設麥克米蘭首相一張口便強調雙方政策上的差異,而不提出共同的讚同點,後果將一定很糟。
《思想的醞釀》這本書中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指出:“有時,我們發現自己會在毫不抵抗、情緒毫不激動的狀況下改變了心理。但是人家若告訴我們說我們錯了,我們就會憎恨這樣的譴責,硬起心腸來。在我們信仰形成的過程中,我們是極不留心的,可是遇有任何人表示與我們不同道時,我們便會對自己的信仰滿懷不適當的狂愛。顯然,我們所珍愛的並非意念本身,而是遭受威脅的自尊。這小小的‘我’是人類事務中最緊要的一個詞,適當地加以考慮乃是智慧之始。我們喜歡繼續相信自己一向習於接受的事實,一旦我們的任何假設受到懷疑,其所激起的憎怒會導致我們所謂的‘講理’,就是找出一大堆理由來繼續相信自己已經相信的。”
你的目標如果是說服,請記住動之以感情比抒發自己的思想成效更大。要激起聽眾的情感,必先自己熱切火烈。不管一個人能夠編造多麼精微的詞句,不管他能搜集多少例證,不管他的聲音多諧和,手勢多優雅,倘使不能真誠講述,這些都隻能是空洞耀眼的裝飾。要使聽眾印象深刻,先得自己有深刻印象。你的精神經由你的雙眼而閃亮發光,經由你的聲音而四向輻射,並經由你的態度而自我抒陳,它便會與聽眾產生溝通,使聽眾漸漸信服。
6.如何掌握說服戰術
說服過程中,也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狀況。說服就是征服,掌握了一定的戰備戰術就會無堅不摧。
1.有時不妨采取沉默的戰術
大家都認為既是說服,當然就得憑借好口才。其實,偶爾采取沉默戰術同樣可以達到說服的效果。沉默可以引起對方注意,使對方產生迫切想了解你的念頭。以下我們就來看看一個利用沉默成功說服的例子。
一家著名的電機製造廠召開管理員會議,會議的主題是“關於人才培育的問題”。會議一開始,山崎董事就用他那特有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意見。
“我們公司根本沒有發揮人才培訓的作用,整個培訓體係形同虛設,雖然現在有新進職員的職前訓練,但之後的在職進修卻成效不彰。職員們隻能靠自己的摸索來熟悉自己的工作,很難與當今經濟發展的速度銜接在一起,因而造成公司職員素質水平普遍低落、效益不高。所以我建議應該成立一個讓職員進修的訓練機構,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你所說的問題的確存在,但說到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培訓職員的機構,我們不是已經有職員訓練了嗎?據我了解,它也發揮了一定的功用,我認為這一點可以不用擔心……”
“誠如社長所說,我們公司已經有組織,但它是否發揮實際作用了呢?實際上,職員根本無法從中得到任何指導,隻能跟著一些老職員學習那些已經過時的東西,這怎麼能夠將職員的業務水平迅速提升呢?而且我觀察到許多職員往往越做越沒有信心、越做越沒幹勁。所以,我認為它的功能不彰,所以還是堅持……”
“山崎,你一定要和我唱反調嗎?好,我們暫時不談這個話題,會議結束後,我們再做一番調查。”
就這樣,一個月後公司主管們重新召開關於人才培訓的會議。這次社長首先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