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逆向思維是很正常的,每個人的生命伊始,都是頭向下而出來的,因此人類擁有逆向思維也是順理成章的,從反方向思考,或把問題顛倒過來看一看,往往能導致別有一番洞天的見解,這種事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由於它能出奇製勝,靈活多變,“反其道而思之”,結果是取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智慧之源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有的時候改變自己才能真正的清除了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逆向思維又是成功路上的一種捷徑,它縮短了行動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它的匠心獨具、別出心裁,往往為你的理想做出了獨創性的貢獻。當然,通向成功的大道,絕不止逆向思維一種方式,每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應具有突破常規的思維,結合具體的行動,才能達到自己既定的遠大目標。
越過思路的局限
我們做什麼事都不要先給自己設置障礙,若出現問題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用壞的一麵否定一切。
絕大多數人一遇到困難,還未曾仔細思量這個困難的程度到底如何,就預先在自己心底放下了柵欄。一旦柵欄放下之後,再想跨越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了。遇到阻礙時,隻要找出問題真正的關鍵所在,就可以很輕易地征服它。其實跨越柵欄,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尤其是要跨越思想上的柵欄。
要想創意思考,你首先必須徹底拋棄舊習,拒絕維持現狀。事不分大小,從變換午餐的新花樣到測試公司由來已久的問題解決方案,都可以有變化。
換句話說,有創意的人願意接受風險。如果不冒一些風險、不跌幾次跤,就不可能有所進步。
日本知名的企業家通口俊夫領導的企業執醫藥界的牛耳,分店遍布全國。
然而當初剛剛開始經營時,他也曾遭到嚴重的瓶頸。創業初期,他沿著鐵路沿線開了三家店,但是生意卻非常差。這一天,他垂頭喪氣地從店中出來,坐上火車回家。“怎麼辦呢?店裏的生意這麼差,就快要撐不下去了!”通口先生心裏嘀咕著。坐在前排的幾個小學生的嬉笑聲,打斷了他的懊惱。他抬起眼來往前看了一看,目光被一個孩子手上掄轉的三角板給吸引住了。“是了,我的三家店位於同一條直線之上,所以有效客源無法集中,應該要呈三角鼎立,如此三點連線起來,就能確保中間的客源了。”不久,他關閉了兩家店,另外又開了兩家新店,三家店鼎足而立。果然,過了沒多久,業績直線上升。通口先生用這種三角經營法陸續地開了上千家分店,成了全國知名的企業。
所以,遇到阻礙時,應該仔細反轉地推敲思考,找出問題真正的關鍵所在。在不為人知的一個角落裏,永遠藏著一個通向光明的出口,等待聰明人去發現。這就是通口俊夫給我們的啟示。
固有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有可能會給我們心裏製造更高的柵欄,就像今天有成千上萬的推銷人員徘徊在路上,疲憊,消極,收入不足。於是有太多的人抱著希望踏進來,又有大批的人帶著失望走出去。為什麼?因為他們所想的一直是他們所要的,而不是讓大家知道他的服務或商品將如何能幫助民眾解決問題,為民眾帶來方便。歐文梅說:“一個能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理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於是當第一次碰到挫折的時候也許覺得沒什麼,第二次,第三次碰到挫折的時候,他就會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好推銷工作,於是當他第四次去推銷的時候,他事先已經在心裏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心理的柵欄,那麼他絕不可能成功,因為他無法跨越心裏的障礙。因而我們要學會換一種角度看事情,出現了問題要試著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換位思考,也許會有新的發現,會找到成功的突破點。
有一個男孩,體重不足,拒絕好的飲食,父母對他全無辦法。父親最後對自己說:“這個孩子要的是什麼?我怎樣才能把我所要的變成他所要的?”
當他開始往這方麵想時,事情就容易了。這個孩子有一部三輪車,喜歡在家門口的人行道上騎來騎去。附近住著一個大男孩,常常把他拉下,把車搶去騎。每當小男孩哭叫著跑回去告訴他母親,她就會立刻出來,把那個大孩子拉下來,把他的小孩再抱上去。小孩要的是什麼?這不是明擺著嗎?他的自尊,他的憤怒,驅使他采取報複行動。而當他父親告訴他說,有一天他可以把那個大男孩打得落花流水時,他就不再偏食了。他願意吃菠菜、泡白茶、鹹魚及任何東西,以便快點長大,把那個常羞辱他的小霸王痛揍一頓。
隻要你設定這樣的思路,打破固有思維帶給你的柵欄,那麼機會也許就會在不經意間惠顧你。
智慧之源
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愁眉苦臉,哀歎抱怨,不去想怎麼解決。那麼你可能永遠不會成功。甚至人生都會充滿灰色。但是,當你換位思考,放下固有的思維模式的時候,也許會發現,成功就在眼前。
變通讓你少走彎路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要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最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方向,同時別忘了及時檢查自己選擇的角度,適時調整。放掉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做正確抉擇。每次正確無誤的抉擇將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