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公關場合怎樣說話(1)(2 / 3)

“說話時有被人輕視的感覺。”

“話講到一半,忽然被人打斷。”

“怕講不明白。”

“怕沒講明白。”

“對方是否在認真聽。”

“自己講話過於片麵。”

“話講到一半便失去了興趣。”

“對方無故沉默。”

那麼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是否也犯過上述這些毛病,是否也因此而無意傷害過別人呢?

現在,你不妨先用下麵這些問題來檢查一下自己。

開始與別人交談時,會希望別人快點說完嗎?

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時,會覺得不知道說啥嗎?

與對方交談時,你還會想其他事情嗎?

是否時常會有找不到話題的時候?

不喜歡別人為你介紹陌生人嗎?

是否時常會有想不出好措辭的時候?

是否常常想中斷對方的談話?

即使和親朋好友談話,也會有沒有話題的時候嗎?

當你講話時,是否感覺到其他人的坐立不安?

對方是否常常會中斷你的談話?

與人交談時,爭執的情形多嗎?

你覺得用家常話會很難和別人交談嗎?

是否覺得自己不會幽默?

在會談的時候,你是否會認為提早結束比較好呢?

是否常常請求對方趕快說明情況?

是否一講起來就沒完沒了?

常想教導別人嗎?

是否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形象?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你有7個以上的回答是“是”,那麼你就有必要注意說話的技巧了。掌握正確的說話方法,能使我們判斷出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情理,同時也能讓別人對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時間一長,自然能給人們留下良好的印象。

心有所思,口有所言

通過語言這個窗口,可以窺視人的內心世界,而社交正是在不同思想的支配下的語言交鋒。因此,通過語言把握對方思想活動的脈搏,自然是獲取人際交往勝利的關鍵。與察言同樣重要的還有觀色,考察對方的舉止神態,有時能捕捉到比語言表露得更為真實的微妙思想。因為許多舉止神態的變化都是下意識的。在某一瞬間,它們可能完全不受主觀意識的控製。

心理學研究證明,外界事物對人大腦的刺激,往往會使人體內部某些相應組織的機能在一個短時間內出現異常現象。也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不僅是通過口頭語言,在更多情況下是通過人的肌體來表現的。

另一方麵,由於個性差異,每個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流露,又多包含在一種與眾不同的習慣性動作、神態當中。在論辯過程中,善於從兩個方麵洞察對方,那麼,你就算成功了一半。盡管心理學為我們揭示了人的思想感情活動在人的肌體上的一般特征,但是,僅僅了解這一點,就想在社交中準確無誤地把握對方,顯然是不夠的。應該看到,人不僅具有自然屬性,而且具有社會屬性。其表現之一就是人具有一種自控能力,即對言談舉止的製約和支配,這種能力對於那些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交人員尤為重要。

1.含而不露

社交活動是唇槍舌劍的較量,一般來說論辯雙方出現起伏不定的情緒是很自然的,但是對於某些經驗豐富的人來說,卻可能自始至終地保持著一種鎮定自若、溫文爾雅的姿態,看上去既不激動,也不冷漠,而是彬彬有禮。你不能說他對你的問題或陳述不感興趣,可你又看不出他真正的興趣所在。當你講話時,他可能笑容可掬地看著你,給你一種好感,而心裏卻在想著另一個問題。

在社交中,你不能輕易地認為表情溫順的人是一個好人,而應該看到他的另一麵。你也不能輕易地認為表情生硬的人不懷好意,而應該看到他很可能有一顆善良的心。總的來說,一個人的言與色或表與裏可能是統一的,也可能是矛盾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小看。

2.欲藏故露

就一般情況而論,社交雙方總是要盡力克製和掩蓋自己情感的外露,給對方的印象越是神秘莫測,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事實上,任何人的言談不可能毫無破綻,絕對的無懈可擊是不可能的。有人會利用對方的心理,采用欲藏故露的方法,打一場主動的防禦戰。你不是在捕捉他神情的變化嗎?他索性逆水行舟,將那些按常理本應加以掩飾的神態,赤裸裸地呈現在你麵前,將你推向一種驚異、迷惑、猶豫不決的境地,使你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一切竟是那樣千真萬確。

3.察言觀色

人們的言與色有時是簡單外露的,對它的體察是容易的;有時是複雜隱蔽的,對它的體察就比較困難。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應注意:

首先,性格定向和語言定位。社交中的察言觀色,說到底是對對方言談舉止、神態表情的微妙變化及其含義進行捕捉和判斷,是一個“由表及裏”的過程。

性格定向和語言定位,是這個過程的第一步。

性格定向就是通過對其表情、言語、舉止的觀察分析,掌握其性格類型。你可以甩出一兩個對方很敏感的問題,靜觀一下他的反應方式和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觀察一定要細致入微,千萬不要因為對方看上去似乎毫無反應,就斷定他是傻瓜,正如看了悲劇,有人流淚,有人木然,你不能說木然的人就沒有被感動。在摸透了對方性格類型之後,就要設法捕捉最能反映他思想活動的典型動作和典型部位,也就是“語言點的定位”。眼、手、腿、腳、身體每一部位的肌肉,都可能是“語言點”的所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