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非所問的技巧
在與媒體接觸中,無論是專題對話、答記者問,還是電視采訪,都離不開應答。應答是一種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的口才形態,是交際場上短兵相接的利器。一個會智答的人,絕不是問什麼就答什麼,也不是怎麼問就怎麼答,他總是力圖運用答問技巧,掌握主動,既答得好,又答得巧。
有時,提問者出於不可告人的不良動機,往往在提問中設置圈套,致人難堪,此時不能直言回答,可以采取閃轉騰挪巧妙回避,這就是答非所問。
在第48屆紐約筆會年會上,我國作家陸文夫走上講台侃侃而談。突然,台下有人問:“陸先生,您對性文學怎麼看?”陸文夫鎮定自若地清了清嗓子說:“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麵就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後才打開盒子。”陸在此並未正麵回答問題,而是運用了一個幽默生動的比喻,以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表明了文學作品應體現民族特性和倫理觀差異的觀點,既含蓄又簡練。陸的巧答贏來了陣陣掌聲,會場氣氛之熱烈,為這一屆年會所罕見。
避而不答的技巧
對某些不便或不能回答的敏感問題,就應采取避而不答的方式,加以巧妙拒絕。如上文中緬甸前總理克立問及為什麼別人都不戴像章了,總理還要戴?以及總理為什麼把“為人民服務”的像章換成了毛主席像章?總理幽默地避開了對方的鋒芒,回答說:“克立先生對中國的像章很有興趣。我知道您想要我這枚像章,送你了。”總理在此運用了改變命題的手法將大問題化小,在幽默親切的說笑中避開了對實質性問題的回答,又不影響雙方關係的融洽溝通,難怪尼克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
以問代答的技巧
實驗物理大師法拉第有一次在大庭廣眾中作電磁學的實驗表演。實驗剛結束,忽然有人站起來高聲責問:“這有什麼用呢?”法拉第看了一下提問者反問說:“請問,新生嬰兒有什麼用呢?”此例中,提問者暴露了他對科學的無知,而法拉第的以問代答則隱含著對提問者在科學上缺乏預見的嘲弄。
怪問怪答的技巧
有時提問者出於多種原因,會提出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此時就應發揮創造性思維,跳出正常思維模式,他問的怪,你也要答的怪。1935年在巴黎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會上,主考人向年輕的中國留學生陸侃如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孔雀東南飛》這首詩裏,為什麼不說‘孔雀西北飛呢?’”陸應聲而答:“西北有高樓。”陸侃如引用了我國古詩十九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孔雀自然飛不過去,隻好向東南飛去了。真是問的怪,答的也怪,令人捧腹叫絕。
委婉回答的技巧
回答時,礙於麵子或其他原因,不便直言其意時,巧妙利用“弦外之音”,委婉曲答。英國作家王爾德在未成名時很貧窮,有一個貴族想聘請他當家庭教師,在談到食住條件時,貴族問他是否願意和他的家人共同進餐,王爾德回答說:“那全看進餐時懂不懂禮貌了。”雖沒正麵做出回答,但實質上則委婉地表明了王爾德的潛在顧慮——看貴族的家人是否尊重自己。
即興智答的技巧
即興智答要求答問者反應迅捷,思維機敏,對突如其來的問題迅速做出判斷,急中生智地以精巧的妙語作答。其特點一是要答得快,二是要答得好。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問前蘇聯。一次,在前蘇聯機場上飛機準備起飛時,突然一個引擎發動不起來。此時,在場的勃列日涅夫又急又惱,指著民航部長問尼克鬆:“我應該怎樣處分他?”尼克鬆回答:“提升他。因為在地麵發生故障總要比在空中好。”尼克鬆的即興智答含義深刻,饒有風趣,在“視點”上比勃列日涅夫高出一籌,且為東道主保全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