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冒險生涯中,雖然不是第一次麵臨生死威脅,但這一次的境遇顯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惡劣。兩個人都在想,也許應該準備得更充分一點才到這個險惡的地方來;也許根本就不應該在這個該死的季節到這個天寒地凍、荒無人煙的鬼地方來。不過,現在想什麼都晚了,他們隻希望在最後一絲體力用盡之前能找到有人居住的地方。
忽然,他們看見雪地上躺著一個昏迷不醒的人,半個身子已被雪掩埋。此人顯然是他們的同行,也跟他們一樣不走運,被暴風雪打敗了。希臣頓生惻隱之心,蹲下來一檢查,發現這個人還活著,隻是被凍暈了。如果將他帶到溫暖一點的地方,也許有救。希臣跟朋友商量,要不要設法帶走這個倒黴的家夥?朋友驚叫起來:“別幹傻事,希臣!我們自身難保,帶上一個累贅,我們都會喪命的”。
朋友的話確有道理,希臣不禁猶豫起來……
略一猶豫之後,希臣還是決定幫助這個半死不活的人。見死不救,對希臣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他叫朋友將此人扶在他背上,朋友冷冷地說:“既然你執意要救他,那麼好吧,這是你的事,跟我無關!”
說完,朋友獨自一人向前走了。
希臣費了很大的勁,才把這個昏迷的人抱起來,放在自己背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這個人很重,盡管是在冰天雪地裏,走不多久,希臣已渾身發熱,他的體溫使背上那個凍僵的軀體溫暖起來,那人活過來了,沒過多久,兩人便並肩前進了。
當他們走到另一個山口時,希臣發現了他那位獨自離去的朋友,正躺在雪地上,已經被凍死了。
幫助別人,不僅是一種善心的表達,同時對自己也大有好處。希臣因為救人而使自己充滿了信心和勇氣,而且在背人的過程中,也使自己渾身的血液沸騰起來。而他的那位朋友則因自私而被凍僵而死。
一個人與別人打交道,不是善待他人,就是不善待他人,沒有其他的選擇。兩相比較,無論對自己,對別人,還是對社會,善待他人都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善待他人能較好地推動人們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合作,做成做好各種事情;能較好地促進人們同心協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從而使每個人都感到溫暖和快樂。
16.有關美德
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一位住在大山裏的禪師,他們正在討論關於美德的問題。這時候,一個強盜也找到了禪師,他跪在禪師麵前說:“禪師,我的罪過太大了,很多年來我一直寢食難安,難以擺脫心魔的困擾。所以我才來找你,請你為我澄清心靈。”
禪師對他說:“你找我可能找錯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強盜說:“我做過很多壞事。”
禪師說:“我曾經做的壞事肯定比你還要多。”
強盜又說:“我殺過很多人,閉上眼睛我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禪師回答說:“我也殺過很多人,我不用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強盜說:“我做的一些事簡直沒有人性。”
禪師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沒有人性的事。”
強盜聽禪師這麼說,就用一種鄙夷的眼睛看了看禪師,說:“既然你是這麼一個人,為什麼還在這裏自稱為禪師,還在這裏騙人做什麼!”於是他起身輕鬆地下山去了。
年輕人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等到那個強盜離去以後,滿臉疑惑地向禪師問道:“你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很了解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從未殺生。你為什麼要把自己說成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呢?難道你沒有從那個強盜的眼中看到他已經對你失去信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