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沒有作聲。她隻是小坐一會兒,默默地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守墓人後悔自己一番話太直率、太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
可是幾個月後,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給那兒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轉了,醫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一旦你體悟到眾生平等的真諦,你就會明白如何去愛一切人,如何去幫助一切人。而施與受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麵。他們是同一個宇宙活力的不同展現。到最後,你提供給這個世界的也正是你所回收的。當你幫助別人使其獲得快樂之時,你會發覺自己也感到更加幸福和快樂。
18.工作是對自己的尊重
有個小和尚埋怨生活太辛苦,覺得每天燒水、做飯、打禪,瑣碎的事太多。禪師就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死後,去了閻羅殿。到了那裏,看到那裏生活非常安逸。這個人心想:“我活著的時候生活太辛苦了,現在我死了,終於可以享受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沒有別的事情,也不用每天辛苦地工作了,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好了!這簡直就是天堂!”
然後,他向負責的人問道:“這裏是地獄嗎?我實在難以想象地獄居然是這樣好!”負責人說:“沒錯,這裏就是地獄!在這裏你什麼都不用做,好好享受吧!過一段時間你就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地獄。”
這個人心想:“怎麼會呢!這裏天天山珍海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有舒適的床鋪,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從來沒有人管。早知道這樣,我早就不活了,活著還不如死掉呢!”
於是他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快樂得像個神仙。可是時間長了,他就覺得十分寂寞和空虛。於是他去找負責的人,說道:“我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和豬有什麼區別?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了,你還是給我找一份工作吧!辛苦點我也願意。”
負責人答道:“這裏從來就沒有工作,想要什麼隻要一想,馬上就能得到,隻有工作不能得到!”那個人沒有辦法,隻好回去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又去找那個負責人,說道:“我不想在這裏住了,這種生活實在是難以忍受,你還不如讓我下地獄!”
負責的人說:“已經告訴過你了,這裏本來就是地獄,你還以為這裏是天堂呢,實在是太笨了!這才是真正的地獄。”
人生來就是要勞作的,勞作其實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奉獻,隻有勞作才能實現你的價值,隻有實現價值才能生活充實,也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勞作在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說,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
有這樣一則事例。
李強正在開會時,手機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朋友在電話裏焦急的聲音讓他在眾目睽睽下尷尬離場。聽朋友說,他急需幾本專業資料,問李強能不能立即給他找到,李強知道那些資料是很難找的,但是出於朋友間的義氣,李強還是把事情答應下來,並把他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一樣放在心上。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李強都在為這事奔走。去了好幾位同學家,跑了圖書館,在網上也查了很久,但還是一無所獲。那些天李強焦急不安,頭腦裏老是惦記著有關資料的事,可謂睡不安寧飲食無味。但一想到朋友的渴望,李強也認為這些付出是值得的。
恰巧有一天去北京辦事,在一家大型書店逛時看到了朋友要的資料,欣喜若狂的李強趕緊掏錢把那些資料買了下來。回來後,李強便立即給朋友打電話,告訴他,他要的書買到了。殊不知電話裏朋友的聲音卻吞吞吐吐,原來他竟然記不起曾經讓李強查資料的事來。談話末尾,總算清醒過來的他在連聲道歉後這樣說,那天他在設計的時候是急需要考證一些數據,但後來他找到了一種解決的辦法,言外之意是,那些書他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