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詩詞裏可以有多少意象呢?
春草夏雨、秋風冬雪、孤燈、柴扉、夕陽、寒蟬……一點一點地排列下來,中國古典詩詞中有特定意義的意象應該數以百千計。在有限的時間裏,解說意象,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對詩意有一種接近和信任。很多時候,我們麵臨複雜細膩的心境,找不到載體。我們最後拿出一首詩來,看一看意象作為載體到底有什麼意味,這就是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所謂一篇《錦瑟》解人難。我把這首詩放到最後講,它到底寫的是什麼呢?起句劈空問來:“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問得好突兀!美麗的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琴弦呢?一個人有無數心事才會這麼無端發問。“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弦,是因為一弦一柱係著太多回憶。心事太多的詩人隔著流光,回望年華,凝神於繁複的錦瑟,無從收拾起,也無從發付去。
接著他用了一組意象。
“莊生曉夢迷蝴蝶”,當莊子夢見身化蝴蝶,翩翩然而飛,一瞬迷情。究竟是蝴蝶變成了莊生呢,還是莊生變成了蝴蝶?我們在經曆人生中一些大喜大悲的時候,到底是在夢裏還是在夢外呢?我們有時夢裏肝腸寸斷,醒來以後拊掌稱快;有時我們夢裏忘卻了現實的傷痛,醒來後知道那是一晌貪歡,黯然垂淚。人生有多少夢裏夢外呢?這一個“迷”字,準確地勾勒出那個迷茫的人生的輪廓。
“望帝春心托杜鵑”,望帝那不甘的心跡可以托杜鵑傳達。望帝名為杜宇,傳死後化為杜鵑,聲聲啼血,叫聲為“不如歸去”。他到底有多麼重的心事,我們又有多少愁緒呢?這裏用了一個“托”字,此心可托,此情可寄嗎?我們往往把很多心事悶在胸中成塊壘,不得言說,其實哪怕聲聲啼血也終是一種托付。這一句又讓人覺得他的畢生心事還在迷茫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大海深處藏著月明珠。傳說珍珠是鮫人的眼淚。要有多少隱情,終至無言的時候才會黯然化為珠淚?今天我們從蚌殼裏取出的珍珠,還真是蚌的淚滴。蚌用分泌物裹住沙子,減輕自己受磨礪的痛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珍珠。沙粒進得越多,分泌物包裹得越濃,這個珍珠就越大。可以說珍珠的品質和蚌經曆的痛楚是成正比的。這顆眼淚最大最圓,說明這個生命此生經曆的困頓也許最苦。
李商隱是一個春愁秋恨連綿更迭的人,此身常在,深情常在。“藍田日暖玉生煙”,遠遠地望去藍田山內,陽光映照暖玉生煙,迷離嫋娜。這個世界到處都有著一些秘密的信息,深情的人易感的心,願意尋找的時候,那個秘密就撞上了你的目光。
這連續用的四組意象說的是什麼呢?“莊生曉夢迷蝴蝶”,人生如夢,往事如煙。“望帝春心托杜鵑”,心事茫茫仍然無可托付。“滄海月明珠有淚”,難言苦痛,已經化淚為珠。“藍田日暖玉生煙”,青天朗日之下,多少人間前塵往事嫋如煙痕……真正的答案隻有詩人獨自解得。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人在經曆的時候體會不到的驚心動魄,在這些日子中一天天流走,多年以後驀然開悟,原來那就是一生的刻骨銘心。隻是,明白時已自惘然。
一篇《錦瑟》為什麼解讀難?就是因為它的意象繁複。這首玉谿生的壓卷之作為什麼被我們屢屢念起?也是因為它有華美的意象。每個人的生命其實都如錦瑟一般,都有錦瑟奏響自己年華的樂章,一弦一柱都藏著許許多多的痕跡。怎樣可堪言說?怎樣才叫做不負今生?我們的今生不僅僅是一世,比一世更深沉的是我們靈魂裏麵的那些夢想,和夢想裏的淚痕笑影。笑顏可能很迷茫,淚痕可能很清晰,我們真的留下了嗎?我們真的帶走了嗎?這一點生命的詩意,當我們找到可托付的事物,就有了特定的意象,我們也許就找到一種方式可以把它留下來。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個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不要對此不屑,不要認為這些風花雪月隻是少年癡談。人的年歲越是增長,就越需要一種溫暖,需要生命年華中的浪漫,讓我們在現實的糾葛之外找到一種掙脫地心引力的力量。當激情被喚起,當我們的心意不吐不快時,便是詩意的蘇醒。同時我們也會為它尋找合適的載體,有如罡風突然拂過,有如黑夜的精靈驟然降臨,當靈感帶著這個載體來到我們麵前,便是我們追尋的完美意象。詩情和意象,離我們並不遠。
年華有限,但詩意無窮。在有限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間回蕩著的這些詩意,那麼我們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