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一計(3 / 3)

“有,我這裏常備的茶葉有十幾種,市麵上常見的名茶都有,不常見的各地特色茶,也有。”卓達叫過保姆,示意保姆上茶,又對倪流和吳小舞說道,“倪流你年紀不大,倒挺注意養生,怎麼,喜歡喝普洱?”

“真要注重養生的話,應該喝普洱熟茶。”倪流愛茶,對茶道略懂一二,正好可以和卓達交流一二。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是促進交流的最佳方式,既然以茶會友,就繼續深入茶道的話題,“熟茶可以清理腸胃,不過我平常吃飯比較清淡,人也不胖,暫時不用清理身體裏的油膩。喝茶雖是養生,也要講究心境,一回生兩回熟,先生後熟。”

原來喝茶還有這麼多講究,吳小舞再一次服了倪流。倪流也許不會茶道,卻懂茶語,以一個普洱生茶熟茶引申開來,暗示他和卓達還沒有熟識,真有一套。

這個倪流,越來越成人精了,以前怎麼沒有發現他這麼有本事?吳小舞又開始佩服宋國文了,宋國文真有眼光,選中了倪流,絕對是他一輩子做出的所有決定中最正確的一個,如果他泉下有知,現在說不定正在偷樂。

卓達笑了,是含蓄的笑,也是意味深長的笑,因為他忽然發現,似乎才過了沒多久,倪流又成熟了不少。如果說當日在遠思麵對洪東旭的倪流咄咄逼人,是一杯濃到發苦的烈茶,那麼現在的倪流淡定從容,化成了一杯清香徐徐的淡茶,雖淡,卻蘊含著人生智慧的沉澱。

奇了怪了,倪流小毛孩一個,哪裏有什麼人生智慧?好吧,就算他少年老成,喜歡假裝深沉,他的演技也太好了吧。

茶上來了,是上好的普洱生茶,泡了一壺,清香徐徐,色澤金黃,倪流端起品嚐一口,味道純正,還算不錯。

“味道怎樣?”卓達頗有幾分炫耀的意味,“普洱茶近年來炒熱了,價格虛高,我的普洱是十年的普洱,幾年前買進的時候是3000元,現在有人給我3萬元,我也沒有割愛。”

3萬元的茶葉?吳小舞暗暗咂舌,太奢侈了,有錢人的生活,真是窮人無法想象的奢華。

倪流點了點頭:“普洱茶的價格火箭一樣上漲,背後有資本推手,其實就普洱茶本身的味道來講,既比不了龍井的清香,又比不了鐵觀音的濃香。從炒房到炒茶、炒紅木家具,再到炒金,國人也許是從炒菜上麵得到了啟發,特別熱衷於炒買炒賣。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當年卓董一次性購進1萬斤普洱,存到現在,升值十幾倍,比房地產業的利潤還高。”

“哈哈……”卓達被倪流逗笑了,“按升值速度來說,房子肯定比不了普洱茶。不過要不是國家一直管控房價的上漲,現在的房價不一定是什麼天文數字了。”

“房價的上漲也不能全怪開發商,房價的成本中,一半以上被政府拿走了,光是土地證、規劃許可證、預售證等,哪一個證不是一大筆支出?如果政府少收一些費用,多提供一些服務,房價下降一半是吹牛,下降三分之一沒有問題。”倪流將話題引到了正題上。

“政府的職能問題,就不要討論了。”卓達揮了揮手,目光卻落到了吳小舞的身上,“小舞,我考你一個問題。”

吳小舞坐得很端正,雙手平端,雙肩平直,頗有幾分職業女性的清新麗質,她被卓達點名,不慌不忙地微微點頭:“嗯,請卓董指教。”

“你覺得遠思目前的出路在哪裏?”卓達緩緩地問出一個天大的難題。

遠思的出路在哪裏,別說吳小舞回答不上來,就連倪流也不可能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吳小舞才是一個小小的秘書,遠思的整個發展規劃,她沒有必要也沒有資格知道。倪流雖是遠思的董事長,但憑他對遠思的掌控力度以及才擔任董事長半個多月的資曆,他心中對遠思的長遠大計應該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

卓達的問題明是問吳小舞,其實是在問倪流。

遠思在宋國文生前大概確定了全新的發展思路——以房地產業為龍頭,餐飲業為輔助,三年之內成為襄都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如果說發展房地產業並不能顯示出宋國文超前的眼光和高人一等的遠見的話,那麼在宋國文的五年遠景規劃中,未來的遠思從房地產行業賺夠資金之後,會再次華麗地轉身,投身到互聯網的大潮之中。

是的,未來的遠思在宋國文的設想中會是一家互聯網企業!

或許有人覺得宋國文的想法太天真了。曆數國內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從來沒有一家是半路出家轉行投資互聯網成功的,都是從一開始就邁上了互聯網產業的道路。遠思作為傳統的實體公司,想從房地產業轉型成為互聯網公司,跨度之大,想法之離奇,可以用異想天開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