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憑實力(2 / 3)

林道首嗬嗬一笑,擺了擺手:“沒關係,沒關係,你對我還是不夠了解,可以原諒。說句良心話,倪流,你周圍的朋友,沒有一個人和我一樣是全心全意幫助遠思。”

這一句話肯定不是良心話,而且林道首所謂的良心,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良心還是天地良心,反正倪流不喜歡他打著良心話的旗號加強語氣,不過話又說回來,林道首這一句話還算是實話。

林道首不希望遠思倒閉是真心,不過他不是為了遠思的利益,而是為了首遠。林道首野心很大,他想讓首遠上市,想讓首遠成為商業帝國,想讓首遠兼並許多公司,遠思是離他最近也是最容易得手的一家。

如果首遠兼並遠思成功,首遠的商業帝國之路就算邁出了紮實的第一步,而且兼並遠思風險最小、利益最大。遠思現在是最虛弱的時期,而且遠思目前的掌門人是倪流,借遠思的虛弱和倪流的經驗不足,林道首如果運作得當,可以以最小的代價將遠思納入麾下。

林道首之所以願意主動幫助遠思,而且還不提任何附加條件大方地同意拆借3個億,是因為他看清了形勢。之前以林凝歡和倪流聯姻的形式來直接控製遠思的方法行不通,現在他改變了戰術,由直截了當變成了曲徑通幽。

如果倪流接受了林道首的3個億,表麵上,林道首不提任何附加條件,實際上,3個億是木馬計,如果到時遠思還不上首遠的3個億,人情債得肉償,隻能拿股份還債了。如此,林道首就達到了參股遠思的目的。

3個億,足足可以置換遠思30%的股份,從而讓林道首一躍成為遠思的第二大股東。以林道首的精明和老到,一旦首遠進入了遠思的董事會,首遠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成為遠思的第一大股東,從而達到完全控製遠思的最終目的。

而且說實話——實話而不是什麼所謂的良心話——遠思現在正處在低穀期,3個億如果隻算30%的股份,林道首良心上肯定過不去,在他良心的層麵上,3個億資金恐怕要值遠思40%甚至50%的股份。

以前倪流不想和首遠有任何瓜葛,以免被林道首算計,讓遠思成為首遠的附庸,現在他改變了主意,既然林道首始終對遠思不死心,他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向思維。首遠想吞並遠思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那麼遠思為什麼不能在合法的情況下兼並了首遠呢?

遠思以後的發展方向是控股公司,如果首遠成為遠思第一家控股的公司,那會是莫大的勝利,等於是遠思的控股之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不過以林道首的精明和老謀深算,遠思想要入股首遠並且達到控股首遠的終極目標,難度極高。倪流自認他是一個很有控製欲的人,同樣,林道首也是一個控製欲極強的人,兩強交手,不是勇者勝,是智者勝。林道首想要控製他控股遠思,他想反製林道首,想控製林道首控股首遠,那麼他就必須在智慧上高林道首一等,在眼光上高林道首一等,在計策上高林道首一招。

向林道首提出拆借3個億,倪流不是隨口一說,也不是隻為試探,而是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林伯伯……”拆借3個億,隻是倪流試探和伏筆的第一步,現在是該拋出第二個誘餌的時候了,“關於遠思未來的發展,我有一個想法,想聽一下您的意見。”

“什麼想法,你說。”林道首立即表現出了莫大的興趣,正好叢遠遠的茶水到了,他親手倒上一杯,遞給了倪流。

倪流一臉受寵若驚,忙接過茶杯,輕輕喝了一口:“遠思現在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期,為了遠思今後的長遠著想,我想稀釋我的股份。”

“啊?”林道首剛把茶杯送到嘴邊,一聽倪流的話,茶也顧不上喝了,放下了茶杯,“你想出讓遠思股份?”

“出讓也行,置換也行,隻要價位合理。”倪流將林道首的表情盡收眼底,心中愈加肯定自己的判斷,林道首再老謀深算,在突如其來的巨大利益麵前也難免失態。

林道首沉吟片刻:“說句良心話,倪流,你出讓股份的做法非常英明。早先我勸你和首遠置換股份,你還不聽,現在怎麼想通了?”

“當時太年輕,不太了解一些商業運作,現在成熟了一點點,所以想通了,又覺得周圍的人中隻有林伯伯是真心幫我,我就想,如果置換股份的話,我還是願意和首遠置換。”

幸福來得太突然,林道首一時猝不及防。他早就想以置換股份的方式入股遠思,一直苦求不得的好事意外降臨在頭上,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