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2 / 3)

光武中興興漢世,上下相承十二帝。

桓靈無道宗社墮,閹臣擅權為叔季。

無謀何進作三公,欲除社鼠招奸雄。

豺獺雖驅虎狼入,西州逆豎生淫凶。

王允赤心托紅粉,致令董呂成矛盾。

渠魁殮滅天下寧,誰知李郭心懷憤。

神州荊棘爭奈何,六宮饑饉愁幹戈。

人心既離天命去,英雄割據分山河。

後王規此存兢業,莫把金甌等閑缺。

生靈麋爛肝腦塗,剩水殘山多怨血。

我觀遺史不勝悲,今古茫茫歎《黍離》。

人君當守包桑戒,太阿誰執全綱維?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別看那些坐在高位上的當朝一品,剝下他的冠蓋袍帶,也不過是些流氓兵痞盜匪蟊賊之徒,所以惡習難改,便時有許多不雅難堪的表演,令人唾棄。

獸性大發!曆史上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侯景之亂”、“安史之亂”等等大的屠殺毀滅中,惡,會驅使著人隻能循食肉類動物的本能行事,毫無理智可言。

卻說郭汜兵到,李傕出營接戰。汜軍不利,暫且退去。傕乃移帝後車駕於郿塢,使侄李暹監之,斷絕內使,飲食不繼。侍臣皆有饑色。帝令人問催取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賜左右。傕怒曰:“朝夕上飯,何又他求?”乃以腐肉朽糧與之,皆臭不可食。帝罵曰:“逆賊直如此相欺!”侍中楊琦急奏曰:“傕性殘暴,事勢至此,陛下且忍之,不可攖其鋒也。”帝乃低頭無語,淚盈龍袖。忽左右報曰:“有一路軍馬,槍刀映日,金鼓震天,前來救駕。”帝教打聽是誰,乃郭汜也。帝心轉憂,隻聞塢外喊聲大起。原來李傕引兵出迎郭汜,鞭指郭汜而罵曰:“我待你不薄,你如何謀害我?”汜曰:“爾乃反賊,如何不殺你?”傕曰:“我保駕在此,何為反賊?”汜曰:“此乃劫駕,何為保駕!”傕曰:“不須多言,我兩個各不許用軍士,隻自並輸贏。贏的便把皇帝取去罷了。”二人便就陣前廝殺。戰到十合,不分勝負。隻見楊彪拍馬而來,大叫:“二位將軍少歇,老夫特邀眾官來,與二位講和。”傕、汜乃各自還營。楊彪與朱雋會合朝廷官僚六十餘人,先詣郭汜營中勸和。郭汜竟將眾官盡行監下。眾官曰:“我等為好而來,何乃如此相待?”汜曰:“李傕劫天子,偏我劫不得公卿?”楊彪曰:“一劫天子,一劫公卿,意欲何為?”汜大怒,便拔劍欲殺彪。中郎將楊密力勸,汜乃放了楊彪、朱雋,其餘都監在營中。彪謂雋曰:“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言訖,相抱而哭,昏絕於地。雋歸家成病而死。自此之後,傕、汜每日廝殺,一連五十餘日,死者不知其數。

小人物一朝得意起來,必然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報複欲望。而施虐的主要對象,則是曾經使他畢恭畢敬、俯首帖耳、心驚肉跳、魂飛膽喪的大人物。君不見“文革”期間坐噴氣式者,有幾個平頭百姓?其實,此等逆反心理,也是一種壓迫愈甚,則反抗愈甚的物理現象,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狗咬狗!

皇帝成為賭注,中外古今鮮見,倒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紀錄》。讀者常恨曹操置獻帝於股掌之上,不知對此時此地的這位皇帝和他的保護人持何看法?

一副盜馬賊分贓不均的口吻!

卻說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賈詡屢諫不聽。侍中楊琦密奏帝曰:“臣觀賈詡雖為李傕心腹,然實未嚐忘君。陛下當與謀之。”正說之間,賈詡來到。帝乃屏退左右,泣諭詡曰:“卿能憐漢朝、救朕命乎?”詡拜伏於地曰:“固臣所願也。陛下且勿言,臣自圖之。”帝收淚而謝。少頃,李傕來見,帶劍直入。帝麵如土色。傕謂帝曰:“郭汜不臣,監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則駕被擄矣。”帝拱手稱謝,傕乃出。時皇甫酈入見帝。帝知酈能言,又與李傕同鄉,詔使往兩邊解和。酈奉詔,走至汜營說汜。汜曰:“如李傕送出天子,我便放出公卿。”酈即來見李傕曰:“今天子以某是西涼人,與公同鄉,特令某來勸和二公。汜已奉詔,公意若何?”傕曰:“吾有敗呂布之大功,輔政四年,多著勳績,天下共知。郭阿多盜馬賊耳,乃敢擅劫公卿,與我相抗?誓必誅之。君試觀吾方略士眾,足勝郭阿多否?”酈答曰:“不然。昔有窮後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難,以致滅亡。近董太師之強,君所目見也。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頭懸國門,則強固不足恃矣。將軍身為上將,持鉞仗節,子孫宗族,皆居顯位,國恩不可謂不厚。今郭阿多劫公卿,而將軍劫至尊,果誰輕誰重耶?”李傕大怒,拔劍叱曰:“天子使汝來辱我乎?我先斬汝頭。”騎都尉楊奉諫曰:“今郭汜未除,而殺天子使,則汜興兵有名,諸侯皆助之矣。”賈詡亦力勸,傕怒少息,詡遂推皇甫酈出。酈大叫曰:“李傕不奉詔,欲弑君自立。”侍中胡邈急止之曰:“無出此言,恐於身不利。”酈叱之曰:“胡敬才,汝亦為朝廷之臣,如何附賊?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殺,乃分也。”大罵不止。帝知之,急令皇甫酈回西涼。

是其時也!一個好的謀士,也是最能把握時機的謀士。賈詡總是能在最佳時刻、最佳場合,提出他的計謀,所以,他總能立於不敗之地。

沒有說出的一句話,便是接著要皇帝的命。亡命之徒的最大特點,就是無所敬畏,所以無論什麼樣的造反革命,都得請出這等貨色來打先鋒。

卻說李傕之軍,大半是西涼人氏,更賴羌兵為助,卻被皇甫酈揚言於西涼人曰:“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後患不淺。”西涼人多有聽酈之言,軍心漸渙。傕聞酈言,大怒,差虎賁王昌追之。昌知酈乃忠義之士,竟不往追,隻回報曰:“酈已不知何往矣。”賈詡又密諭羌人曰:“天子知汝等忠義,久戰勞苦,密詔使汝還郡,後當有重賞。”羌人正怨李傕不與爵賞,遂聽詡言,都引兵去。詡又密奏帝曰:“李傕貪而無謀,今兵散心怯,可以重爵餌之。”帝乃降詔,封傕為大司馬。傕喜曰:“此女巫降神祈禱之力也。”遂重賞女巫,卻不賞軍將。騎都尉楊奉大怒,謂宋果曰:“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反不及女巫耶?”宋果曰:“何不殺此賊,以救天子?”奉曰:“你於中軍放火為號,吾當引兵外應。”二人約定,是夜二更時分舉事。不料其事不密,有人報知李傕。傕大怒,令人擒宋果,先殺之。楊奉引兵在外,不見號火。李傕自將兵出,恰遇楊奉,就寨中混殺到四更。奉不勝,引軍投西安去了。李傕自此軍勢漸衰,更兼郭汜常來攻擊,殺死者甚多。忽人來報:“張濟統領大軍,自陝西來到,欲與二公解和。聲言如不從者,引兵擊之。”傕便賣個人情,先遣人赴張濟軍中許和。郭汜亦隻得許諾。

巫術,在中國之所以有市場,特別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市場,這是和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文化低下相關聯的。《魏誌》載曹操為濟南相時:“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又載他:“皆毀壞祠屋,止絕官吏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絕。”能有這等見解的政治家,在文明程度不高的時代,確是不多見的。他在遺囑裏,要求死後葬在廢除河伯娶妻陋習的西門豹祠附近,可能也有某種誌同道合的情愫在內吧。

張濟上表,請天子駕幸弘農。帝喜曰:“朕思東都久矣,今乘此得還,乃萬幸也。”詔封張濟為驃騎將軍。濟進糧食酒肉,供給百官。汜放公卿出營。傕收拾車駕東行,遣舊禦林軍數百,持戟護送鑾輿,過新豐,至霸陵。時值秋天,金風驟起,忽聞喊聲大作,數百軍兵來至橋上,攔住車駕,厲聲問曰:“來者何人?”侍中楊琦拍馬上橋曰:“聖駕過此,誰敢攔阻?”有二將出曰:“吾等奉郭將軍命把守此橋,以防奸細。既雲聖駕,須親見帝,方可準信。”楊琦高揭珠簾,帝諭曰:“朕躬在此,卿何不退?”眾將皆呼萬歲,分於兩邊,駕乃得過。二將回報郭汜曰:“駕已去矣。”汜曰:“我正欲哄過張濟,劫駕再入郿塢,你如何擅自放了過去?”遂斬二將,起兵趕來。車駕正到華陰縣,背後喊聲震天,大叫:“車駕且休動!”帝泣告大臣曰:“方離狼窩,又逢虎口,如之奈何?”眾皆失色。賊軍漸近,隻聽得一派鼓聲,山背後轉出一將,當先一麵大旗,上書“大漢楊奉”四字,引軍千餘殺來。原來楊奉自為李傕所敗,便引軍屯終南山下,今聞駕至,特來保護。當下列開陣勢,汜將崔勇出馬,大罵:“楊奉反賊!”奉大怒,回顧陣中曰:“公明何在?”一將手執大斧,飛驟驊騮,直取崔勇。兩馬相交,隻一合,斬崔勇於馬下。楊奉乘勢掩殺。汜軍大敗,退走二十餘裏。奉乃收軍,來見天子。帝慰諭曰:“卿救朕躬,其功不小。”奉頓首拜謝。帝曰:“適斬賊將者何人?”奉乃引此將拜於車下,曰:“此人河東楊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帝慰勞之。楊奉保駕,至華陰駐蹕。將軍段煨具衣服飲膳上獻。是夜,天子宿於楊奉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