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謂元紹曰:“汝不識吾麵,何以知吾名?”元紹曰:“離此二十裏有一臥牛山,上有一關西人,姓周名倉,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原在黃巾張寶部下為將,張寶死,嘯聚山林。他多曾與某說將軍盛名,恨無門路相見。”關公曰:“綠林中非豪傑托足之處。公等今後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身。”元紹拜謝。正說話間,遙望一彪人馬來到。元紹曰:“此必周倉也。”關公乃立馬待之,果見一人黑麵長身,持槍乘馬,引眾而至。見了關公,驚喜曰:“此關將軍也。”疾忙下馬,俯伏道旁曰:“周倉參拜。”關公曰:“壯士何處曾識關某來?”倉曰:“舊隨黃巾張寶時,曾識尊顏。恨失身賊黨,不得相隨。今日幸得拜見,願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公見其意甚誠,乃謂曰:“汝若隨我,汝手下人伴若何?”倉曰:“願從則俱從,不願從者,聽之可也。”於是眾人皆曰:“願從。”關公乃下馬,至車前稟問二嫂。甘夫人曰:“叔叔自離許都,於路獨行至此,曆過多少艱難,並未嚐要軍馬相隨。前廖化欲相投,叔既卻之,今何獨容周倉之眾耶?我輩女流淺見,叔自斟酌。”公曰:“嫂嫂之言是也。”遂謂周倉曰:“非關某寡情,奈二夫人不從。汝等且回山中,待我尋見兄長,必來相招。”周倉頓首告曰:“倉乃一粗莽之夫,失身為盜,今遇將軍,如重見天日,豈忍複錯過?若以眾人相隨為不便,可令其盡跟裴元紹去,倉隻身步行,跟隨將軍,雖萬裏不辭也。”關公再以此言告二嫂。甘夫人曰:“一二人相從,無妨於事。”公乃令周倉撥人伴隨裴元紹去。元紹曰:“我亦願隨關將軍。”周倉曰:“汝若去時,人伴皆散。且當權時統領,我隨關將軍去,但有駐紮處,便來取你。”元紹怏怏而別。周倉跟著關公,往汝南進發。
前卻廖化,現留周倉,如此用幹部,隨意性也太大了。
大寫關羽的人望所歸,也可見當時並不把他降曹的事,看得多重的。
行了數日,遙見一座山城。公問土人:“此何處也?”土人曰:“此名古城。數月前有一將軍,姓張名飛,引數十騎到此,將縣官逐去,占住古城,招軍買馬,積草屯糧,今聚有三五千人馬,四遠無人敢敵。”關公喜曰:“吾弟自徐州失散,一向不知下落,誰想卻在此。”乃命孫乾先入城通報,教來迎接二嫂。
卻說張飛在硭碭山中住了月餘,因出外探聽玄德消息,偶過古城,入縣借糧。縣官不肯,飛怒,因就逐去縣官,奪了縣印,占住城池,權且安身。當日孫乾領關公命,入城見飛,施禮畢,具言:“玄德離了袁紹處,投汝南去了。今雲長直從許都送二位夫人至此,請將軍出迎。”張飛聽罷,更不回言,隨即披掛,持矛上馬,引一千餘人徑出北門。孫乾驚訝,又不敢問,隻得隨出城來。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下馬來迎。隻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須,吼聲如雷,揮矛望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麵目來與我相見?”關公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拚個你死我活。”關公曰:“你原來不知,我也難說。現放著二位嫂嫂在此,賢弟請自問。”二夫人聽得,揭簾呼曰:“三叔何故如此?”飛曰:“嫂嫂住著,且看我殺了負義的人,然後請嫂嫂入城。”甘夫人曰:“二叔因不知你等下落,故暫時棲身曹氏。今知你哥哥在汝南,特不避險阻,送我們到此,三叔休錯見了。”麋夫人曰:“二叔向在許都,原出於無奈。”飛曰:“嫂嫂休要被他瞞過了。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關公曰:“賢弟休屈了我。”孫乾曰:“雲長特來尋將軍。”飛喝曰:“如何你也胡說!他那裏有好心,必是來捉我。”關公曰:“我若捉你,須帶軍馬來。”飛把手指曰:“兀的不是軍馬來也?”關公回顧,果見塵埃起處,一彪人馬來到,風吹旗號,正是曹軍。張飛大怒曰:“今還敢支吾麼?”挺丈八蛇矛便搠將來。關公急止之曰:“賢弟且住。你看我斬此來將,以表我真心。”飛曰:“你果有真心,我這裏三通鼓罷,便要你斬來將。”關公應諾。須臾曹軍至,為首一將乃是蔡陽,挺刀縱馬大喝曰:“你殺吾外甥秦琪,卻原來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來拿你。”關公便不打話,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隻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眾軍士俱走。關公活捉執認旗的小卒過來,問取來由。小卒告說:“蔡陽聞將軍殺了他外甥,十分忿怒,要來河北與將軍交戰。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劉辟,不想在這裏遇著將軍。”關公聞言,教去張飛前告說其事。飛將關公在許都時事細問。小卒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飛方才信。
這就是不問情由的偏執了!司馬遷為被圍而降匈奴的李陵向漢武帝反映貳師將軍救援不力、不得不敗的真話,結果受了宮刑,關進蠶室。從此,誰也不敢為這些敗而不以一死來殉國的人多說一句。
某關帝廟的對聯,這樣寫道:“匹馬斬顏良,偏師擒於禁,威武震三軍,爵號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喪孫權,頭顱行萬裏,封稱大帝恥難消。”絕大多數關帝廟,都是頌其武藝功勳,讚其操行德守,褒其忠貞剛烈,敬其義薄雲天,還少見如此兩分法的持平之論。關羽投降曹操的汙點,和成為天神的光輝,是令文學家難以自圓其說的矛盾。有一出京劇,叫《古城會》,就表演的這段故事。在芒碭山落草的張飛,因其降曹,大加責難,一時間產生出要殺掉他的念頭。他也為無法辯白而苦惱,怎麼講,他是真正投降了的。正好,蔡陽追來,為關雲長洗清自己,獻上了一顆頭顱,一刀下去,兄弟盡釋前嫌。
正說間,忽城中軍士來報:“城南門外有十數騎來的甚緊,不知是甚人。”張飛心中疑慮,便轉出南門看時,果見十數騎輕弓短箭而來,見了張飛,滾鞍下馬,視之,乃麋竺、麋芳也。飛亦下馬相見。竺曰:“自徐州失散,我兄弟二人逃難回鄉,使人遠近打聽,知雲長降了曹操,主公在於河北,又聞簡雍亦投河北去了,隻不知將軍在此。昨於路上遇見一夥客人,說有一姓張的將軍,如此模樣,今據古城。我兄弟度量,必是將軍,故來尋訪,幸得相見。”飛曰:“雲長兄與孫乾送二嫂方到,已知哥哥下落。”二麋大喜,同來見關公,並參拜二夫人。飛遂迎請二嫂入城,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訴說關公曆過之事,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長。二麋亦俱傷感。張飛亦自訴別後之事,一麵設宴賀喜。
次日,張飛欲與關公同赴汝南見玄德。關公曰:“賢弟可保護二嫂,暫駐此城,待我與孫乾先去,探聽兄長消息。”飛允諾。關公與孫乾引數騎奔汝南來。劉辟、龔都接著,關公便問:“皇叔何在?”劉辟曰:“皇叔到此住了數日,為見軍少,複往河北袁本初處商議去了。”關公怏怏不樂。孫乾曰:“不必憂慮,再苦一番驅馳,仍往河北去報知皇叔,同至古城便了。”關公依言,辭了劉辟、龔都,回至古城,與張飛說知此事。張飛便欲同至河北。關公曰:“有此一城,便是我等安身之處,未可輕棄。我還與孫乾同往袁紹處,尋見兄長,來此相會。賢弟堅守此城。”飛曰:“兄斬他顏良、文醜,如何去得?”關公曰:“不妨。我到彼,當見機而變。”遂喚周倉問曰:“臥牛山裴元紹處,共有多少人馬?”倉曰:“約計四五百。”關公曰:“我今抄近路去尋兄長,汝可往臥牛山招此一枝人馬,從大路上接來。”倉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