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戰強,正如狡兔與鷙鷹搏鬥,隻有一口氣不停地拖著叼住它的鷹向前奔走,愈到最後時刻,愈不能泄勁。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稍一遲疑,必成為鷙鷹的一頓美餐了。
曹操得書大喜,令將士效力死守。紹軍約退三十餘裏。操遣將出營巡哨,有徐晃部將史渙獲得袁軍細作,解見徐晃。晃問其軍中虛實,答曰:“早晚大將韓猛運糧至軍前接濟,先令我等探路。”徐晃便將此事報知曹操。荀攸曰:“韓猛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輕騎數千,從半路擊之,斷其糧草,紹軍自亂。”操曰:“誰人可往?”攸曰:“即遣徐晃可也。”操遂差徐晃將帶史渙並所部兵先出,後使張遼、許褚引兵救應。當夜,韓猛押糧車數千輛,解赴紹寨。正走之間,山穀內徐晃、史渙引軍截住去路。韓猛飛馬來戰,徐晃接住廝殺。史渙便殺散人夫,放火焚燒糧車。韓猛抵當不住,撥回馬走。徐晃催軍燒盡輜重。袁紹軍中望見西北上火起,正驚疑間,敗軍報來,糧草被劫。紹急遣張郃、高覽去截大路,正遇徐晃燒糧而回。恰欲交鋒,背後許褚、張遼軍到,兩下夾攻,殺散袁軍。四將合兵一處,回官渡寨中。曹操大喜,重加賞勞,又分軍於寨前結營,為犄角之勢。
三國時期的戰爭,糧草供應,是戰鬥力能否持久的攸關大事。
卻說韓猛敗軍還營。紹大怒,欲斬韓猛,眾官勸免。審配曰:“行軍以糧拿為重,不可不用心堤防。烏巢乃屯糧之處,必得重兵守之。”袁紹曰:“吾籌策已定,汝可回鄴都監督糧草,休教缺乏。”審配領命而去。袁紹遣大將淳於瓊,部領督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引二萬人馬守烏巢。那淳於瓊性剛好酒,軍士多畏之。既至烏巢,終日與諸將聚飲。
官渡之戰,袁軍敗在糧草上。俗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即使對於現代化戰爭,也是十分重要的。
且說曹操軍糧告竭,急發使往許昌,教荀彧作速措辦糧草,星夜解赴軍前接濟。使者齎書而往,行不上三十裏,被袁軍捉住,縛見謀士許攸。那許攸字子遠,少時曾與曹操為友,此時卻在袁紹處為謀士。當下搜得使者所齎曹操催糧書信,徑來見紹曰:“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曹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紹曰:“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計也。”攸曰:“今若不取,後將反受其害。”正話間,忽有使者自鄴郡來,呈上審配書。書中先說運糧事,後言許攸在冀州時,嚐濫受民間財物,且縱令子侄輩,多科稅錢糧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獄矣。紹見書,大怒曰:“濫行匹夫,尚有麵目於吾前獻計耶?汝與曹操有舊,想今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軍耳。本當斬首,今權且寄頭在項,可速退出,今後不許相見。”許攸出,仰天歎曰:“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吾子侄已遭審配之害,吾何顏複見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劍自刎。左右奪劍勸曰:“公何輕生至此?袁紹不納直言,後必為曹操所擒。公既與曹公有舊,何不棄暗投明?”隻這兩句言語,點醒許攸,於是許攸徑投曹操。後人有詩歎曰:
本初豪氣蓋中華,官渡相持枉歎嗟。
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
用人疑人,使計疑計,此等人無不敗者。
他還生怕許攸不開竅,特地提個醒,好一個笨伯袁紹啊!
卻說許攸暗步出營,徑投曹寨。伏路軍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與我通報,說南陽許攸來見。”軍士忙報入寨中。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豈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擇主,屈身袁紹,言不聽,諫不從。今特棄之來見故人,願賜收錄。”操曰:“子遠肯來,吾事濟矣。願即教我以破紹之計。”攸曰:“吾曾教袁紹以輕騎乘虛襲許都,首尾相攻。”操大驚曰:“若袁紹用子言,吾事敗矣。”攸曰:“公今軍糧尚有幾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趨步出帳曰:“吾以誠相投,而公見欺如是,豈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遠勿嗔,尚容實訴。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遂附耳低言曰:“軍中止有此月之糧。”攸大聲曰:“休瞞我,糧已盡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與荀彧之書以示之,曰:“此書何人所寫?”操驚問曰:“何處得之?”攸以獲使之事相告。操執其手曰:“子遠既念舊交而來,願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軍抗大敵,而不求急勝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過三日,使袁紹百萬之眾不戰自破,明公還肯聽否?”操喜曰:“願聞良策。”攸曰:“袁紹軍糧輜重盡積烏巢,今撥淳於瓊守把。瓊嗜酒無備。公可選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彼護糧,乘間燒其糧草輜重,則紹軍不三日將自亂矣。”操大喜,重待許攸,留於寨中。
不管真的假的,至少能做得出來,英雄!
“兵不厭詐”,當然也包括撒謊在內。
一番試探以後,納言廣聽、從善如流的曹操,用人而不疑人,使計而不疑計,至此,已操勝算矣!
次日,操自選馬步軍士五千,準備往烏巢劫糧。張遼曰:“袁紹屯糧之所,安得無備?丞相未可輕往,恐許攸有詐。”操曰:“不然。許攸此來,天敗袁紹。今吾軍糧不給,難以久持,若不用許攸之計,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詐,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糧之舉,計在必行,君請勿疑。”遼曰:“亦須防袁紹乘虛來襲。”操笑曰:“吾已籌之熟矣。”便教荀攸、賈詡、曹洪同許攸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淵領一軍伏於左,曹仁、李典領一軍伏於右,以備不虞。教張遼、許褚在前,徐晃、於禁在後,操自引諸將居中,共五千人馬,盡打著袁軍旗號,軍士皆束草負薪,人銜枚,馬勒口,黃昏時分,望烏巢進發。是夜星光滿天。
且說沮授被袁紹拘禁在軍中,是夜因見眾星朗列,乃命監者引出中庭,仰觀天象。忽見太白逆行,侵犯牛鬥之分,大驚曰:“禍將至矣。”遂連夜求見袁紹。時紹已醉臥,聽說沮授有密事啟報,喚入問之。授曰:“適觀天象,見太白逆行於柳鬼之間,流光射入牛鬥之分,恐有賊兵劫掠之害。烏巢屯糧之所,不可不堤備。宜速遣精兵猛將,於間道山路巡哨,免為曹操所算?”紹怒叱曰:“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眾?”因叱監者曰:“吾令汝拘囚之,何敢放出?”遂命斬監者,別換人監押沮授。授出,掩淚歎曰:“我軍亡在旦夕,我屍骸不知落於何處也!”後人有詩歎曰:
逆耳忠言反見仇,獨夫袁紹少機謀。
烏巢糧盡根基拔,獨欲區區守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