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楊懷、高沛二人,身邊各藏利刃,帶二百軍兵,牽羊送酒,直到軍前,見並無準備,心中暗喜,以為中計。入至帳下,見玄德正與龐統坐於帳中。二將聲諾曰:“聞皇叔遠回,特具薄禮相送。”遂進酒勸玄德。玄德曰:“二將軍守關不易,當先飲此杯。”二將飲酒畢,玄德曰:“吾有密事,與二將軍商議,閑人退避。”遂將帶來二百人盡趕出中軍。玄德叱曰:“左右與吾捉下二賊。”帳後劉封、關平應聲而出。楊、高二人急待爭鬥,劉封、關平各捉住一人。玄德喝曰:“吾與汝主是同宗兄弟,汝二人何故同謀,離間親情?”龐統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統便喝斬二人,玄德還猶未決。統曰:“二人本意欲殺吾主,罪不容誅。”遂叱刀斧手斬楊懷、高沛於帳前。黃忠、魏延早將二百從人先自捉下,不曾走了一個。玄德喚入,各賜酒壓驚。玄德曰:“楊懷、高沛離間吾兄弟,又藏利刃行刺,故行誅戮。你等無罪,不必驚疑。”眾各拜謝。龐統曰:“吾今即用汝等引路,帶吾軍取關,各有重賞。”眾皆應允。是夜,二百人先行,大軍隨後。前軍至關下叫曰:“二將軍有急事回,可速開關。”城上聽得是自家軍,即時開關。大軍一擁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關。蜀兵皆降,玄德各加重賞,隨即分兵前後守把。
次日勞軍,設宴於公廳。玄德酒酣,顧龐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乎?”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歟。”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龐統大笑而起。左右亦扶玄德入後堂。睡至半夜,酒醒,左右以逐龐統之言告知玄德。玄德大悔,次早,穿衣升堂,請龐統謝罪曰:“昨日酒醉,言語觸忤,幸勿掛懷。”龐統談笑自若。玄德曰:“昨日之言,惟吾有失。”龐統曰:“君臣俱失,何獨主公!”玄德亦大笑,其樂如初。
劉備內心深處的一副小人得意相,到底原形畢露。既然本來如此,何必假惺惺呢?現代社會管這一套叫做修養雲雲,真也夠肉麻得有趣了。
給他個台階下。
卻說劉璋聞玄德殺了楊、高二將,襲了涪水關,大驚曰:“不料今日果有此事!”遂聚文武,問退兵之策。黃權曰:“可連夜遣兵屯雒縣,塞住咽喉之路。劉備雖有精兵猛將,不能過也。”璋遂令劉璝、冷苞、張任、鄧賢,點五萬大軍,星夜往守雒縣,以拒劉備。
四將行兵之次,劉璝曰:“吾聞錦屏山中有一異人,道號紫虛上人,知人生死貴賤。吾輩今日行軍,正從錦屏山過,何不試往問之?”張任曰:“大丈夫行兵拒敵,豈可問於山野之人乎?”璝曰:“不然。聖人雲:‘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吾等問於高明之人,當趨吉避凶。”於是四人引五六十騎至山下,問徑樵夫。樵夫指高山絕頂上,便是上人所居。四人上山至庵前,見一道童出迎,問了姓名,引入庵中。隻見紫虛上人坐於蒲墩之上。四人下拜,求問前程之事。紫虛上人曰:“貧道乃山野廢人,豈知休咎!”劉璝再三拜問。紫虛遂命道童取紙筆,寫下八句言語,付與劉璝。其文曰:
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雛鳳墜地,臥龍升天。一得一失,天數當然。見機而作,勿喪九泉。
劉璝又問曰:“吾四人氣數如何?”紫虛上人曰:“定數難逃,何必再問!”璝又請問時,上人眉垂目合,恰似睡著的一般,並不答應。四人下山,劉璝曰:“仙人之言,不可不信。”張任曰:“此狂叟也,聽之何益!”遂上馬前行。既至雒縣,分調人馬,守把各處隘口。劉璝曰:“雒城乃成都之保障,失此則成都難保。吾四人公議,著二人守城,二人去雒縣前麵,依山傍險,紮下兩個寨子,勿使敵兵臨城。”冷苞、鄧賢曰:“某願往結寨。”劉璝大喜,分兵二萬,與冷、鄧二人離城六十裏下寨。劉璝、張任守護雒城。
卻說玄德既得涪水關,與龐統商議進取雒城。人報:“劉璋撥四將前來,即日冷苞、鄧賢領二萬軍離城六十裏,紮下兩個大寨。”玄德聚眾將問曰:“誰敢建頭功,去取二將寨柵?”老將黃忠應聲出曰:“老夫願往。”玄德曰:“老將軍率本部人馬,前至雒城,如取得冷苞、鄧賢營寨,必有重賞。”黃忠大喜,即領本部兵馬,謝了要行。忽帳下一人出曰:“老將軍年紀高大,如何去得?小將不才願往。”玄德視之,乃是魏延。黃忠曰:“我已領下將令,你如何敢僭越?”魏延曰:“老者不以筋骨為能,吾聞冷苞、鄧賢乃蜀中名將,血氣方剛,恐老將軍近他不得,豈不誤了主公大事?因此願相替,本是好意。”黃忠大怒曰:“汝說吾老,敢與我比試武藝麼?”魏延曰:“就主公之前,當麵比試,贏得的便去,何如?”黃忠遂趨步下階,便叫小校將刀來。玄德急止之曰:“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須誤了我大事。吾與你二人勸解,休得爭論。”龐統曰:“汝二人不必相爭。即令冷苞、鄧賢下了兩個營寨,今汝二人自領本部軍馬,各打一寨。如先奪得者,便為頭功。”於是分定黃忠打冷苞寨,魏延打鄧賢寨。二人各領命去了。龐統曰:“此二人去,恐於路上相爭,主公可自引軍為後應。”玄德留龐統守城,自與劉封、關平引五千軍,隨後進發。
魏延每次出場,都有驚人之筆。作者本心是要突出他的負麵,但無意中卻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魏延。比武、搶攻、失手、伏兵,充分表現了他的智勇雙全,桀驁不馴,以及機敏靈捷的性格。
《三國誌》載:“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看來,他們帥、將之間的矛盾,早就相當尖銳了。魏延一生的悲劇就是,諸葛亮始終把他看作敵人,至少也是異己分子,不信任,不重用。一個老百姓,存偏見,頂多自己虧,但一個領導,成見看人,形而上,唯心論,不但害人,還要害己。魏延是個有缺點,但卻智勇過人的猛將。如果諸葛亮不那麼排斥他的話,也許未來西蜀的形勢不會一敗塗地,潰不成軍。人才,就怕生錯了時代,生錯了地方。碰上一個怎麼看你怎麼不順眼的上級領導,而你又不能跳槽,他也不炒你魷魚,那才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卻說黃忠歸寨,傳令來日四更造飯,五更結束,平明進兵,取左邊山穀而進。魏延卻暗使人探聽黃忠甚時起兵,探事人回報:“來日四更造飯,五更起兵。”魏延暗喜,分付眾軍士二更造飯,三更起兵,平明要到鄧賢寨邊。軍士得令,都飽餐一頓,馬摘鈴,人銜枚,卷旗束甲,暗地去劫寨。三更前後,離寨前進。到半路,魏延馬上尋思:“隻去打鄧賢寨,不顯能處,不如先去打冷苞寨,卻將得勝兵打鄧賢寨,兩處功勞都是我的。”就馬上傳令,教軍士都投左邊山路裏去。天色微明,離冷苞寨不遠,教軍士少歇,排搠金鼓旗幡槍刀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