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袁稱帝,再造共和(2 / 2)

段祺瑞看完信後,如約來到中南海。袁世凱充滿歉意地說:“芝泉,你能來真是太好了,都怪我當初不聽你的勸阻,鬧到今天這個局麵。我老了,身體也不好,還是請你出山,再幫我一次……”見到病榻上的袁世凱,段祺瑞答道:“若取消帝製,我願全力相助。”

袁世凱在公府召開緊急會議,參加會議的除段祺瑞、徐世昌外,還有黎元洪,此三人皆為袁世凱稱帝前一腳踢開的大員。會上,袁世凱首先宣布取消帝製,恢複“中華民國”年號,複任大總統,隨後任命段祺瑞為參謀總長、徐世昌為國務總理,黎元洪仍為副總統,責成三人穩定局勢。

然而,此時的袁世凱早已不複以前的威望了。南方的革命黨人堅決要求其下野,稱袁世凱複辟帝製已經背叛了民國,沒有資格再任大總統。

袁世凱萬分失望,他已經看出,黎元洪與他貌合神離,徐世昌對南北雙方都起不到作用,隻有段祺瑞,既在北洋軍中有威望,又與蔡鍔等人交情匪淺。進可以講和,退可以付諸武力,此時恰逢徐世昌請辭,袁世凱便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

此時,全國各地要求袁世凱退位的呼聲,與此前全國勸進的呼聲一樣強烈,南方革命黨人堅決要袁世凱下台,否則堅決不進行南北和談。袁世凱決定武力討伐,但段祺瑞堅決主張和談,反對付諸武力。他說:“既然總統堅持用兵,那您就另請高明吧,我辭職!”隨即遞交了辭呈。袁世凱不接受他的辭呈,還想親自布置對獨立各省發動軍事進攻,無奈北洋軍已不聽袁世凱指揮調遣。

不久後,袁世凱最寵信的陳宦突然通電全國,怒陳袁世凱罪狀,而這個陳宦在幾個月前臨離京時,還匍匐在大總統的腳下,要求袁世凱一定要稱帝,否則誓不回京。親信的背叛對袁世凱的打擊是致命的。袁世凱終日哀歎忠義古風不存,連氣帶病,最終憂憤積勞成疾,感染重病不治而病逝。

袁世凱死後,能夠左右民國政局的實力人物隻有段祺瑞了。他既是北洋軍的元老,也是民國內閣總理、參謀總長、陸軍總長,手裏有軍隊,又是反對日本“二十一條”和“複辟帝製”的急先鋒,可謂“德高望重”。段祺瑞想不想當大總統,我們不得而知。當時無論南北兩派由誰出任民國總統,都勢必會令南北大動幹戈,而使中國重陷混亂,何況北洋軍內部並不團結,馮國璋野心勃勃,虎視眈眈。最終,段祺瑞推舉“首義”都督而非革命黨的黎元洪擔任總統。1916年6月7日,黎元洪正式就職民國總統,恢複國會和《臨時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