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把握說話的關鍵(2 / 2)

5、為聽眾闡述演說結構

演說時,應當利用開頭部分對演說內容加以概述,讓聽眾了解演說的中心思想和結構。特別是當演說的主題很複雜,或是專業性較強,或是需要論證幾個觀點時,這樣做就能使演說顯得清楚而易於理解。例如,漢諾威信托製度公司的主席及總裁約翰·F·麥克基裏卡迪在一次演說的開頭中就很明了地凍述了他演說的結構及範圍:

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我很榮幸應科裏曼主任邀來參加這個在我國很有權威的商業論壇一一在見解上它可以與底特律和紐約的經濟俱樂部相提並論。

首先,我將對最近的國內經濟形勢加以展望。我認為它並非人們有時所想像的那樣嚴峻。

第二,談談近期歐佩克的經濟增長對國際的經濟增長的影響一一對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許多國家來說是件痛苦的事,但又是完全有辦法應付的。

第三,對總統的能源建議作幾點評論,我認為它既令人鼓舞,又令人失望。

最後,我將就演說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和必要的現象以及美國的現狀談一點個人看法。

6、為聽眾說明演說目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演說的開頭應揭示出演說的目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聽眾要麼會對演說失去興趣,要麼會誤解演說的目的,或者甚至於會懷疑演說者的動機。美國快遞公司主席詹姆斯·魯賓遜三世在短短的15秒鍾內便把他的演說目的陳述給聽眾: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謝謝大家給予我這個露麵機會。美國廣告聯盟是美國傳播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美國傳播工業還麵臨許多問題,而重擔則落在大家的肩上。我今天演說的目的便是就這些問題,及它們呈現出的挑戰談談我的看法。”

7、能激發聽眾的興趣

從本質上說,聽眾是很“自私”的,他們隻是在感到能從演說中有所收獲時,才專心去聽演說。演說的開頭應當回答聽眾心中的“我為什麼要聽”這一問題。在對美國會計協會羅切斯特分會的一次演講中,演說者唐納德·羅傑斯通過表達他對聽眾需要的關心,而激發起了他們的興趣。

“我今晚要演說的題目是;‘信息的透露’。確定這個題目之前,我先是查閱了本地的會計年鑒分冊和全國會計協會的學術專刊,然後又詢問了我的同事亞曆克斯·萊丈斯頓和戴夫·漢森,今晚來聽演說的人都有哪些人?他們希望我講什麼?他們告訴我在座的各位都是些很熱心的人,希望我的演說有趣而富有啟發性。因此,我將告訴大家一些有用的知識,我也同時希望我的演說簡明扼要,並留給大家一定的提問時間。”

8、能取得聽眾的信任

有時候,聽眾可能會對演說者的動機發出疑問,或是與演說者持相反的觀點。在諸如此類的場合——特別是想改變聽眾的觀點或行為時,要使演說成功,就需要建立或是提高聽眾對演說者的信任感。傑弗裏和彼得森兩位專家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下麵幾條建議:

(1)承認分歧的存在,但是著重強調共同的觀點和目標。

(2)對那些連演說還沒有聽就對演說者的名聲和所作所為進行攻擊的行為加以駁斥。

(3)否認演說的動機是自私和個人的。

(4)喚起聽眾的公道意識,讓他們仔細地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