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亦稱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宮血,是指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製失常,而非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質性病灶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表現為卵巢無排卵或雖有排卵,但卵泡或黃體發育異常,性激素合成與分泌失調,導致子宮內膜發育異常。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分為無排卵型和排卵型兩種類型,無排卵型常見於卵巢開始成熟的青春期和開始衰退的更年期,由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致使不能促進卵泡排卵造成,這種類型最多見,占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80%~90%。排卵型發生於生育年齡,可見於流產或分娩後,雖然有排卵,但由於內分泌調節尚未恢複,以致出現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主要的特點是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時先有短時間停經,以後發生大量持續不斷出血,以致使病人誤認為自己是有過1次流產,但並沒有組織排出。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病人婦科檢查無明顯異常,基礎體溫呈單相,宮頸黏液塗片可見不同等級的羊齒狀結晶,子宮內膜檢查有增殖期改變。
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特點是尚有規律的月經周期,但又有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種是黃體發育不健全,這類病人基礎體溫表現雙相,但是黃體期短於12天或基礎體溫上升幅度低於0.5℃,因此月經周期縮短,容易發生不孕或流產;另一種是黃體萎縮不全,這類病人基礎體溫也是雙相,但高溫相持續時間延長,因此月經持續時間延長,月經前後有淋漓不斷的出血,於月經第五天刮宮仍可有分泌期子宮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