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先後無定期的發生主要是氣血不調,衝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失常所致,而導致氣血不調的原因與肝腎關係密切。月經先後無定期每與肝鬱和腎虛有關,一般以經量或多或少,小腹脹甚連及胸脅者,屬肝鬱;量少色淡質清,腰酸痛者,屬腎虛。中醫通常將月經先後無定期分為肝鬱、腎虛兩種基本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1)肝鬱
主症:經期或前或後,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胸悶不舒,時欲歎息,鬱鬱不樂,舌質淡,苔薄白,脈弦。
治則:疏肝健脾,養血調經。
方藥:逍遙散加減。白術、茯苓、山藥、桔梗、白芍各15克,柴胡10克,當歸12克,炮薑、薄荷、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2)腎虛
主症:經來或先或後,量少色淡,頭暈耳鳴,腰酸如折,或小腹空墜,入夜尿多,大便不實,舌質淡,苔薄少,脈沉弱。
治則:補腎氣,調衝任。
方藥:固陰煎加減。人參9克,熟地黃、補骨脂各15克,山茱萸、菟絲子、遠誌、枸杞子各12克,五味子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