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怎樣辨證治療月經後期(1 / 1)

月經後期的發生有虛有實。虛者,由於機體營血不足,血海空虛,不能按時滿溢;實者,經脈不通,衝任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因而後期。月經後期的辨證,重在色、質,以辨其虛實。經色黯紅而少,小腹冷痛者,為實寒;經色淡而量少,質清稀,為虛寒;色黯紅,有塊,小腹脹且痛者,屬氣滯。中醫通常將月經後期分為實寒、虛寒、血虛、氣滯4種基本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1)實寒

主症:經期延後,色黯量少,小腹冷痛,得熱則減,或畏寒肢冷,麵色蒼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

治則:溫經行滯。

方藥:溫經湯加減。白芍15克,當歸、牛膝、川芎各12克,莪術、艾葉各10克,肉桂、人參、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2)虛寒

主症:經行延後,色淡量少,質清稀,小腹綿綿作痛,喜熱熨,按之痛減,腰酸無力,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治則:養血溫經,扶陽散寒。

方藥:大營煎加減。熟地黃、枸杞子、杜仲、補骨脂各15克,當歸、牛膝各12克,人參9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3)血虛

主症:經期延後,量少色淡,質清稀,頭暈眼花或心悸少寐,麵色蒼白或萎黃,舌質淡,苔薄少,脈虛細。

治則:補血益氣。

方藥:人參養營湯加減。黃芪20克,白術、茯苓各15克,當歸、白芍、熟地黃、陳皮、遠誌各12克,五味子10克,人參9克,大棗6枚,生薑3片,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4)氣滯

主症:月經延後,量少色黯有塊,小腹脹甚而痛,胸脅、乳房作脹,舌質淡紅,苔薄少,脈弦或澀。

治則:開鬱行氣,活血調經。

方藥:加味烏藥湯加減。當歸、川芎、延胡索、香附、檳榔各12克,烏藥10克,木香、砂仁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