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按照規定的處方、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而成的中藥新劑型。中成藥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便於攜帶、服用方便、適宜工業化生產等特點,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中成藥既有可供醫生治病使用的處方藥,又有可供具有一定醫藥知識的患者自行購用的非處方藥,其品種繁多,僅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月經前後諸證、絕經前後諸證等月經病者就有一百多種。
(1)中成藥的處方來源:中成藥的處方來源有曆史文獻選錄的處方、民間驗方及新研製3個方麵。曆代文獻選錄的處方,多為醫藥學家對曆史上長期用藥經驗或對當時用藥經驗的總結,特點是組成嚴謹,療效確切,如經方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處方;民間驗方是指曆代文獻中未收載而民間流傳很廣的有效經驗處方;新研製的中成藥則是指近年來按《新藥審批辦法》或《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研製、經國家藥政部門批準生產的中成藥,其中一部分是按中醫理論研製的,也有一部分是按照現代醫學理論和方法研製的。
(2)中成藥的組方特點:來源於醫藥文獻的中成藥,是古人遵循中醫學理論,按照“主、輔、佐、使”的配伍原則組方的,“主、輔、佐、使”的配伍原則能非常好地體現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思想,可以在中醫理論體係的指導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藥品的治療作用。新研製的中成藥部分是在總結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按照中醫藥理論組方的。此外,還有一部分是根據藥物的化學成分、動物實驗結果或有關研究報道、資料而設計的,這類中成藥不能單用中醫理論來解釋,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中藥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