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柫?? 月經病患者的飲食如何因人、因時、因地而異(1 / 1)

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月經前後諸證、絕經前後諸證等月經病患者由於性別、年齡、體質不同,患病的季節、所處的地理環境各異,加之病情不同、飲食習慣和嗜好也不一樣,故不同月經病患者的飲食應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原則上是根據月經病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食物。

人的體質有陰、陽、強、弱的不同,如陰虛的人形體偏瘦,舌質偏紅且瘦而幹,易於“上火”,情緒易激動,飲食應當以清淡為宜,忌食辛辣火燥之品;而陽虛的人則相對較豐腴,肌肉鬆弛,舌體胖大而質淡,飲食應偏重甘而溫,而不宜寒涼。另外,由於年齡不同,生理狀況的差異,故而食療也有區別。絕經前後的患者組織器官與生理功能逐漸衰退,應注意補益,但不可太過,否則會適得其反,飲食應當清淡可口,葷素搭配,以素為主。青年人由於勞動強度相對較大,能量消耗多,應保證食物營養充足、合理多樣、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忌偏食挑食。再如同樣是月經病,不同的患者由於表現不同,其飲食也不盡一樣,如以脾虛濕阻為主要發病機製,以月經過多為突出表現者,可適當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益氣、化濕固澀作用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苡仁等;對於脾虛氣滯、胃納欠佳的患者,則可適當多吃一些具有理氣健脾養胃作用的食物,如藿香、山藥、山楂等;對於崩漏日久氣虛突出的患者,則可吃一些諸如人參、山藥、蓮子、小米等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而痛經因寒濕引發者,可多食一些幹薑、大蔥等具有溫經散寒作用的食物。

因時而異是適應四季氣候的變化,選擇相宜食物,但並不排斥其他一般性常用食品。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節氣時令、溫度、濕度等是有差別的,月經病患者在不同季節吃什麼、怎樣吃也應隨時令而有區別。如春夏季節應注意飲食有利於陽氣保養,而秋冬季節飲食要有利於陰氣維護才有利於養生。春天宜多食小白菜、油菜、胡蘿卜、芹菜、菠菜等;夏季以甘寒清涼為宜,適當添加清淡、祛暑的食物,如黃瓜、苦瓜、綠豆、赤小豆、薏苡仁、絲瓜等;秋季食物可適當多吃荸薺、百合、甘蔗等;冬季食品則宜多吃大棗、核桃仁、羊肉等。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尤其風俗各異,飲食習慣也相差很大,因地而異則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體的康複。如西北地區多高原,氣溫低且幹燥,故食物宜偏濕潤,而南方地區氣溫偏高、多雨、潮濕,所以食物宜偏辛燥。當然,有些地區還有特別的飲食習慣,如四川人愛食麻辣,上海、蘇州、無錫人愛食甜食,山東人愛吃大蔥等,地區性嗜好應當注意,但不能與治病養生的食療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