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山楂益母草粥
原料:丹參、益母草各30克,山楂4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丹參、益母草、山楂水煎去渣取汁,與淘洗幹淨的粳米一同倒入鍋中,共同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紅糖,再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2次,分早晚餐溫熱服食。月經前3~5日開始服食,連用5~7天。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適應證:氣滯血瘀型痛經。
艾葉茴香蛋
原料:艾葉、大茴香、小茴香各30克,雞蛋2個。
製作:將艾葉、大茴香、小茴香與雞蛋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文火慢煮,至雞蛋熟後去殼,再煮數沸即可。
用法:每日1次,食雞蛋。於每次月經前3~5日開始服食,連用1周。
功效:溫經補虛散寒,祛濕通經止痛。
適應證:寒濕凝滯型痛經。
桃仁餅
原料:當歸30克,延胡索、赤芍、桃仁各20克,川芎10克,小麥麵、玉米麵、白糖各適量。
製作:將赤芍、當歸、延胡索、川芎一同水煎2次,去渣取汁備用。把玉米麵、小麥麵、白糖倒入藥汁中調勻,做成小圓餅;桃仁去皮尖,打碎,略炒,勻放於餅上,將餅入籠蒸熟或烤箱烤熟即可。
用法:每次1~2個,每日2次,當主食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適應證:氣滯血瘀型痛經。
歸芪羊肉益母湯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40克,黃芪60克,益母草30克,十三香、食鹽等調味料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切成塊,與淘洗幹淨的當歸、黃芪、益母草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羊肉熟爛,用十三香、食鹽等調味料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1次,食肉喝湯,月經期連用3~5次。
功效:補氣養血,調經止痛。
適應證:氣血不足所致的痛經、月經量少。
女貞旱蓮燉甲魚
原料:女貞子、墨旱蓮各30克,益母草20克,甲魚(約150克)1隻,食鹽、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女貞子、益母草、墨旱蓮用紗布包好;甲魚宰殺,去內髒洗淨,入沸水鍋中焯片刻,撈出,切成小塊。把藥包、甲魚塊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煨煮至甲魚肉熟爛,加入少許食鹽,淋入香油即成。
用法:每日1次,當菜佐餐,隨意食肉飲湯。
功效:補益肝腎,調經止痛。
適應證:肝腎虧損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