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充分利用每一分鍾(2 / 2)

曆史有許多功勳卓著的偉人們都是在他們正常的工作領域之外,充分利用多數人輕易浪費掉的點滴時間,矢誌不渝,而終成大器的。英國銀行家與曆史學家約翰·盧伯克以其卓越的史前研究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名聲。然而,他是在緊張繁忙的銀行工作之餘才進行研究工作的。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在愛爾蘭擔任秘書期間,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和研究,最終成了一代名家。

拉斐爾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傑出的藝術精英,他的一生像璀璨的流星一樣滑過天際,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盡管英年早逝,但卻給人類留下了最瑰麗的不朽成就。對於那些以“沒有時間”為借口而肆無忌憚地揮霍時間的人來說,他們難道不應該為虛度年華而慚愧嗎?

富蘭克林更是一個惜時如金的典範,他為了得到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盡量縮減自己的用餐和睡眠的時間。童年時,他就對父親每次在餐桌上長篇大論的感恩禱告頗為無奈,並詢問了為節省時間是否可以簡短地說完所有禱告詞。他的一些最優秀的著作都是在海上航行期間完成的,如《航海的改進》、《冒煙的煙囪》等等。

浪漫主義詩人繆塞,在一生中幾乎沒有浪費過一分鍾時間,最終完成了100卷的長篇巨著。

霍桑的筆記向我們表明了他是一個勤於動手、善於筆錄的人,他隨時記錄下自己所閃現出來的思想火花,這些珍貴的材料成了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

一切偉大人物都極度吝嗇時間。“別人用於娛樂和消遣的時光,”西塞羅說,“不,即便是用於休養身心的時光,我都把它們奉獻給哲學研究了。”諷刺詩人蒲柏經常在深更半夜起床寫下突發而至的靈感,因為在喧囂繁忙的白天,他無法使自己的精力更集中。漢弗萊·戴維先生曾經在一家藥鋪裏當學徒,他在閣樓上利用空閑時間做實驗,最終成為傑出的化學家。喬治·格羅特一方麵對自己銀行家的工作恪盡職守,從不懈怠,另一方麵從不放過點滴時間,最終寫出了傳世之作《希臘史》,並以其傑出的學術成就出任倫敦大學副校長。培根勳爵在擔任英國大臣時,利用業餘時間精心耕耘,終成一代聖哲。在跟一個地位尊貴的君主會談時,歌德突然請求暫時告退,他走進旁邊的一個房間,並迅速記下了一瞬間突現的靈感,以此作為正在創作的《浮士德》的素材。

音樂巨匠莫紮特把時間看得重若黃金,從不輕言放棄。他經常廢寢忘食地投身於音樂創作,有時甚至連續工作一天兩夜,可謂勤奮之極。他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彌留之際,還在病榻上完成了他的驚世之作《安魂曲》,真可謂生命不息,創作不止!

馬遜·庫德大夫完成古羅馬曆史學家李維的《盧克麗霞》一書的翻譯,是利用他坐馬車去探望倫敦的病人的間隙時間。喬治·史蒂芬森同樣惜時如金,一分一秒在他看來都貴如金玉。他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完全是憑著個人的勤奮自學成才的,並利用積累起來的點滴時間完成了一些最重要的工作。當他還是一個機械工程師時,就利用上夜班的機會自學了算術。

愷撒說:“我總能擠出一些時間來思考許多其他的問題,即使是在最殘酷激烈的戰鬥中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所坐的船隻失事了,在這個生命攸關的危急時刻,他仍然攜帶了自己在船隻下沉的過程中完成的《評論》的手稿。

達爾文博士也在馬車上構思了他的大部分著作。在從這一家走向那一家的途中,他隨時把自己的想法記在小紙條上,以便日後組織成文。他的身上備有許多這樣的小紙條,準備隨時使用。伯尼博士在馬背上學會了法語和意大利語;瓦特在作為數學儀器製造商的時候,學習了化學和數學;英國法官馬修·赫爾在巡回審判的過程中完成了《沉思》一書的創作;亨利·懷特是在不斷往返於律師辦公室的路上學會希臘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