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酉之位,雞來坐(2 / 2)

《大集經》中十二生肖的方位分布,同中國的十二辰是一致的。每方三種生肖,方位處西者為猿猴、雞、犬。《大集經》把十二生肖描繪為輪流值日的神獸,晝夜巡行於閻浮提洲,並寫道:“此土多有功德,乃至畜生亦能教化演說無上菩薩之道。是故,他方諸菩薩等常應恭敬此佛世界。”講十二生肖,宣揚佛教的理想境界。

域外的十二生肖之說,據郭沫若的考古學著作《釋支幹》所載,埃及十二生肖是:牡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希臘十二生肖是:牡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鼠、鱷、紅鶴、猿、鷹。兩者的區別僅在於犬之後,一為貓,一為鼠。從這一差異來說,中國關於十二生肖有鼠無貓的故事,講得有頭是道的,看來還是有其道理的。

這兩組生肖裏沒有雞,但卻都出現了兩種禽鳥類動物——紅鶴和鷹。

東南亞一些國家講十二生肖,是由中國傳過去的,但也有稍許變化。越南十二生肖有雞有狗,有鼠有牛,隻是以貓替代了兔。相傳為翻譯致誤,因為“卯”與“貓”音近,卯兔被誤為貓,以訛傳訛到如今。

元代周達觀寫了一本柬埔寨行紀。書名叫《真臘風土記》。書中記:“十二生肖亦與中國同,但所呼之名異耳;如以馬為卜賽,呼雞之聲為欒,呼豬之聲為直盧,呼牛為個之類也。”中國元代時,柬埔寨名真臘,十二生肖中有雞,呼為“欒”。

如今柬埔寨曆法仍用六十周期紀年,類似於中國的六十甲子。其十二生肖以蛇開頭,六十周期順序為:蛇一、馬二、羊三、猴四、雞五、狗六、豬七、鼠八、牛九、虎十,接下去是兔一、龍二、蛇三、馬四、羊五、猴六、雞七、狗八、豬九、鼠十。十年一折轉,鼠十之後為牛一、虎二、兔三、龍四、蛇五、馬六、羊七、猴八、雞九……直到龍十,為六十周期的結尾。在這六十周期裏,每種生肖出現五次,這同六十甲子是一樣的。雞所出現的五次,先後為雞五、雞七、雞九、雞一、雞三,所綴數碼均為奇數。這就是說,在柬埔寨曆法中,六十年裏會依次經曆雞五年、雞七年、雞九年、雞一年和雞三年。

泰國曆法的小周紀年法,即十二生肖紀年,十二年一周期;又用大周紀年法,這是六十年周期紀年法。泰國的大周紀年與柬埔寨同,以蛇一年開始,馬二、羊三、猴四、雞五、狗六、豬七、鼠八、牛九、虎十之後,兔一年、龍二年……這樣排下去,每一生肖輪滿五次,至龍十年周期結束,再由蛇一年重新開始。1981年,中國農曆為辛酉雞年,泰曆稱為雞三年,也隻稱雞年;1993年中國農曆癸酉雞年,泰曆則稱雞五年。

十二種生肖,隨年值歲,再加上種種傳說,永遠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子鼠醜牛,小耗子做了十二屬相的排頭兵,這就引得人們非要說道說道不可。有傳說講,黃帝遴選十二生肖,以賽跑定名次。牛跑了個一牛當先,關鍵時刻,偷騎牛背上的鼠卻跳躍衝刺,竊取了頭名,憨厚的牛也就屈居第二了。還有故事著眼於十二生肖有鼠而無貓,故事說:玉皇大帝要選十二屬相,令四大天王先行推舉。四大天王推薦:雞司晨,狗守門,牛耕田,馬駕車,貓念經,兔拜月,龍、蛇治水,虎、猴鎮山,豬、羊做犧牲,這十二種正好當選。玉皇令分別通知這十二種動物正月初一到南天門,準備屆時按到來先後排出十二生肖順序。鼠從貓那裏得知這一消息,與貓相約,那天要陪貓一同前去。可是,到了正月初一,鼠卻偷偷地前去,玉皇看到鼠,說了句:“好大的老鼠!”鼠借此搶得了第一名。貓因為等鼠同去,誤了時間,落選了。使得貓永世恨鼠,見鼠就咬。另有傳說講,當初有十三種動物擠入生肖候選圈,是鼠用鑽進象鼻的舍生忘死的拚搏,淘汰了大象,為解決超編難題立了頭功。哈尼族傳說,遠古洪荒,先民們靠采集、狩獵獲取食物,常常中毒。後來人們發現,精明的老鼠雖在夜間覓食,但從來不會選錯食物。人們就以鼠為借鑒,得知哪些果子可以充饑,哪些果子不可入口。先民們認為鼠比人還聰明,排生肖時就將老鼠排在第一位。

雞的生肖排位偏後,因此,在這類傳說故事中,似乎也就沒有什麼風頭可出。有一則民間傳說講到雞。故事講,雄雞報曉你道是在鳴什麼?那是在日出時分,向著東海鳴不平,公雞一聲聲地啼叫著:“龍哥哥,還我角……龍哥哥,還我角……”故事講,龍本無角,當年同雞一道去競選十二生肖,雞威武而美麗,很自信。龍自覺把握不大,向雞借角,裝在頭上。入選後,卻再不肯把角還給雞。公雞難忘舊賬,每日清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朝東海龍王居住的方向,高聲啼呼:“龍哥哥,還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