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2 / 2)

與第一套雞年郵票發行時相比,時隔十二年,當集郵愛好者的“雞二世”來到的時候,社會進步了,生活更加五彩繽紛,迎接雞年的聲音也呈現出多重的合鳴。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大年初一發自北京的報道,體現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雞年:

中國人以震耳欲聾的爆竹聲和五彩繽紛的焰火迎接“雞年”中國字“雞”與吉祥的“吉”同音,因此雞年應是吉祥之年。

畫家程十發迎春畫雞,畫麵一公雞一母雞,還有三隻新蛋,並題:“癸酉新春到,家家都愛雞,須長生產率,生蛋顯生機。”這祝願,自然不止是麵向農家雞塒和現代化養雞場的。

漫畫家華君武把對癸酉年的祝福畫成一隻孵蛋之雞,刊載在當時的《漫畫世界》上。畫上題:“一九九三年是農曆癸酉雞年,祝願我國經濟如日之東升,但也要防止個別小公雞年少氣盛,好心辦了蠢事。”

《人民日報(海外版)》轉載的一篇文章,將雞年比作新聞界的“本命年”:“癸酉年將至,有人把引頸長鳴的金雞年喻為新聞界的‘本命年’。”雞啼晨報曉,將大眾傳媒與其類比,故有雞年“本命”之喻。

作家端木蕻良為《新民晚報》寫文章,《雞年“鬥雞”》,所言鬥雞是指飲食業的商業競爭:北京先有“肯德基(雞)”上場,繼而又有了“邦尼炸雞”出現。都是外來貨。我國美食向來飲譽世界,對於燒雞、燒鴨,更是蜚聲海外,人們口中心中早有定評,怎麼這雞,未經交戰便被別人占了上風呢?老作家講到北京的“宮廷雞”、上海的“榮華雞”,文章說:“今年恰好是個‘雞’年,在經濟大潮湧來之際,‘鬥雞’之風也應成為我國勝操左券之年!”此鬥雞者,食品業競爭之謂也。

作家從維熙屬雞。他的《雞年自勵》,盛讚母雞土裏刨食而下蛋的奉獻,和公雞如更夫一般的司晨。他批評了鬥雞的殘忍。在開封大相國寺,甲公雞和乙公雞在甲主人和乙主人的驅使下,惡鬥廝殺,開始了你死我活的血拚。曆時五十五分鍾的啄祐之後,各自頭冠上鮮血淋淋,使人目不忍睹。從維熙寫道:近據報載,鄉村裏有以鬥雞為賭博者,雞成了骰子、牌九和麻將,報曉之雞被當做賭具使用。萬物之靈的人,將善良教唆脅迫成為邪惡,能量何其大!

癸酉年正月初一,《今晚報》刊登《雞年賦》,那是著名詩人魯藜的吟哦:“你總是那麼天真而赤誠/永遠昂首而頂天立地/司守著時間的金輪如同生命/從不猶豫地撲向命運的挑戰……今天我們仍然看見你那麼神采奕奕/登臨於祖國巍峨的萬水千山的峰巔/用你那嘔心瀝血的金色聲音/為哺育你的神州大地呼喚曆史的黎明”。這年除夕,《人民日報》發表《雞年的祝福》,詩人紀鵬吟出:“相似的春天裏,雞年新春勝往昔/因她有雙倍春意,春華兼秋實”,“常新的古諺‘聞雞起舞’/道盡了雞年祝福的全部秘密”。

雞鳴報曉,千年不廢,啼聲依然舊聲;酉雞值歲,千載不誤,時代已然進步。如今,每一個屬雞之年所帶來的,不僅有“聞雞起舞”這催人奮進的老話,更有新語迭出,妙語連珠,伴人們迎著雄雞喚起的朝氣勃勃的太陽,去創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