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用成功法則激勵他人(3 / 3)

他自問道:“為什麼那時我們有那麼多的缺勤者、人事變動和失敗呢?”

他分析道:“現在,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十分簡單和明了的,而別的心理學家卻沒有發現這個答案,驚人的是:因為你明白一個人不是一個機械體。人民有心理,他的成功或失敗都是因為他的心理受到或未受到激勵。”

所以,瓦爾特努力發展一種分析技術,這種技術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其作用為:

1.指出在令人愉快的或痛苦的環境中,個人行為的傾向性。

2.說明環境的種類:能在有利的形勢下吸引人的環境,或能在不利的形勢下排斥人的環境。

3.在本質上指出“自然而然地來到”的個人和事物。

使用這種技術,你就能成功地分析一定的工作需要怎樣的一定的條件。

瓦爾特工作勤奮,不斷探索,所以能夠發現和準確地認識到他所正在尋找的東西。

他發展了名為活躍矢量分析的技術,它的較有名的術語是AVA;它的基礎是語義學,尤其是個人對詞形的反應。瓦爾特根據就業申請者所給的答案,設計了一種圖表;他還求得了一個公式,用以設計類似的圖表,使之能適用於一切特殊的工作。

當他發現申請者的圖表符合某種工作的圖表時,他便找到了人員與工作的完美結合點。

那麼,這是為何呢?

因為這時申請者就會不自覺地獲得屬於他的工作。

一個人能做他所喜歡做的工一作是很愜意的。

按照瓦爾特的設想,活動矢量分析唯一的目的是幫助商業管理,主要表現在:

1.選擇人員。

2.發展管理。

3.削減缺勤造成的高額費用。

4.加速人員的周轉。

瓦爾特達到了原定的主要目的。

斯通多年來也在持續地探索一種科學的勞動工具,來幫助他的代理人成功地解決他們的個人、家庭、社會、業務各方麵的問題。

他在尋找一種簡單、正確並且可行的公式,以便把這種公式用於特定環境中的特殊的個人,從而消滅臆測,並且還可以節省時間。

所以,斯通聽到“活動矢量分析”時,他便主動作了調查,並立即承認:這正是他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的勞動工具。

他看到活動矢量分析可用於許多方麵,大大超出了構思它時所確定的目的。

當斯通在瓦爾特的指導下學習時,他得出了一個確信的結論:

其前提是當你了解了:

1.這個人的個性特點是什麼?

2.他的環境是什麼?

3.當你明白激勵著他的東西是什麼時,你就能激勵這個人

怎樣激勵別人

當你閱讀本書時,你已經看到暗示、自我暗示、自動暗示的關鍵性。

現在斯通把這種關鍵性同他從“活動矢量分析”所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了。

如此,斯通就創造了激勵別人的秘密。這對他來說是一項巨大的發現。

這個發現即:倘若你願意付出代價、使用積極的心態的話,你就能成為你所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無論你過去的經曆、才智、智商或環境怎樣,這種因果關係都是真實的。

記住:你有選擇的權力。

現在你沒必要通過研究“活動矢量分析”來學會怎樣激勵自己和別人,盡管它確實能幫助你,因為當你知道什麼東西能激勵個人的時候,你就能使用適當的方法。

能幫助你激勵自己和別人的這種簡單的方法是基於暗示的,它包括自我暗示和自動暗示的,其具體含義是:

第一,例如,倘若一位銷售員很膽怯,而他的工作又要求他積極主動,那麼:

(1)銷售經理可以講清道理,指出膽怯和恐懼是自然的。他可說明別人是怎樣克服了膽怯,再向銷售員建議:經常向自己說一句自我激勵的話。

(2)在這個例子中,銷售員應當每天早晨或在其他時間裏多次重複這句話:“要進取!要進取!”

倘若他處在需要他積極大膽行動的特殊環境中而他又感到膽怯時,他就特別需要如此做。在這種情況下,他應根據自我說出的警句“立即行動!”而行動起來。

第二,當銷售經理發現他的銷售員有欺騙的行為時,他可以找他談一次話。

倘若這位銷售員願意改正的話,那麼:

(1)銷售經理可告訴他別人是怎樣克服這個毛病的,並給這位銷售員一些勵誌的書籍。

我們已經發現了在這方麵特別有效的一些書,諸如:斯威特蘭德著的《我能》,丹福斯著的《我激勵你》等。

(2)銷售中重複地對自己說:“要誠實!要誠實!”尤其是在特殊的環境中他被引誘成為欺騙的人或進行了欺騙時,他更要有勇氣麵對真理。

你應該不難理解這個方案,因為它在本書中時常有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