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技術分析在股市投資中究竟有沒有用呢?如果說它是騙人的,那當然有一棍子打死的意味;但如果說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騙人的,決不會冤枉了它。
究其原因在於,如果你根據技術分析來炒股,往往很容易在高位上被套牢。說穿了,這和瞎子算命沒什麼兩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任何技術分析都不能判斷明天的股市是漲是跌,至多隻是“猜謎語”。既然這樣,這種東西還有什麼參考價值呢,還是不看為好。
最後看股市預測,準確地說這裏是指股市的短期預測。股市預測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總體來看短期的股市預測誰也吃不準,與其如此,那還不如不要去枉費心機。尤其是這三兩天內的股市波動情況,你是無法準確預測的。這種短期預測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毫無價值。
讀者如果感興趣,可以到書店去看一看,目前書店裏依然有2007年股市火爆時出版的股票書,信誓旦旦地預測當年的某月某日上證綜合指數將會突破10000點。這樣的預測靈驗嗎?事實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相比而言,股市的長期預測相對容易,但這並沒有什麼秘訣可言。因為說到底,股票市場從長期來看總是向上發展的,如果出現了暫時的下跌,也可以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來搪塞。如果你說上證綜合指數總有一天要突破10000點,這種預測做了也是白做。
那麼,巴菲特是如何來進行長期預測的呢?舉個中國讀者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來說:如果手機出現了,這時候巴菲特就會考慮是不是要賣掉手中原來持有的傳呼機公司股票;如果現在的消費者買相機都買數碼相機、沒人再去買原來的那種膠卷相機了,這時候他就會考慮是不是要賣掉手中原來擁有的膠卷相機公司股票。如果手中原來就沒有這樣的股票,那麼今後就更不會去碰它了。
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所謂長期預測如果能做到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以及行業發展有一個以上的大致判斷就夠了。當然,僅僅依靠這樣的預測還是無法判斷能不能買入某股票的,投資者要做的功課主要應當放在對某隻股票內在價值的判斷上。當該股票的內在價值大大高於其股價時,大膽買入這樣的股票並長期持有,就一定會獲得豐厚回報。
回過頭來看,中國投資者對長期持股特別反感,因為有的股票放在那裏幾年股價反而越來越低。說實話,這並不是長期投資的錯,而是你沒有根據內在價值選股,或者你當初買入的價格太高了。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長期投資要耐得住寂寞,這就像出差到一個小鎮上住在小旅館裏什麼娛樂都沒有、隻能躺著睡覺一樣。尤其是不要去看大盤、不相信技術分析、不去預測股市,這些對長期投資都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