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他看來,可口可樂公司、吉列公司等實質價值和賬麵價值的增長速度還是非常接近的,以1994年為例,兩家公司的賬麵價值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9%,可以簡單地由此推斷,這兩家公司的實質價值增長速度大概也和它差不多。
讀者容易看出,以可口可樂公司、吉列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它們的公司管理層正是巴菲特一再稱讚的。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優秀明星經理人和企業業績之間的緊密關係。
巴菲特承認,雖然計算實質價值時會遇到困難,而且往往根本無法精確計算出來,但毫無疑問,實質價值要比賬麵價值重要得多。因為如果企業要進行清算,清算結果會與實質價值相接近,可是與賬麵價值卻要差得遠了。
巴菲特說,他所理解的實質價值,是指任何一家企業在其未來的生涯中能夠產生多少現金流量表,這些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就是實質價值。可以看出,任何人在計算實質價值時,都必須依據該企業的未來現金流和利率因素,並且要對它們進行調整。實質價值的依據是未來,賬麵價值的依據是過去,這兩者之間有著截然不同。
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區別,巴菲特舉例說,如果說一個人讀到大學畢業,他過去所投入的教育成本是賬麵價值的話,那麼他在大學畢業後的一生中通過工作所得到的收入,扣除他如果沒有接受大學教育也可以通過工作得到多少收入,兩者之間的差額,再用一個適當的利率來加以折現,折現到大學畢業當天的價值,這個數字就是這個人由於接受大學教育能夠帶來的實質經濟價值。
如果計算得精確一點,在應當扣除的教育成本中還要包括因為讀書而放棄工作收入的機會成本在內。
經過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發現,單純從經濟方麵看,如果這個人接受大學教育所得到的實質經濟價值大於0,即實質價值大於賬麵成本,那麼他讀大學就是明智的;相反,如果實質經濟價值小於0,即實質價值小於賬麵成本,那麼他就不應該去接受這樣的大學教育。但無論如何,實質價值與賬麵價值兩者之間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公司管理層是否優秀要靠業績來說話。這種業績不是股票價格,也不是賬麵價值,而隻能是企業內在價值即巴菲特所說的實質價值。雖然這種評估可能比較困難,但這是唯一合理的標準。
§§忠告4 公司業務經營要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