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通過婚戀網站認識,交往了大半年,他們認為愛情可以超越差異,毅然決然選擇了結婚。
剛剛結婚不久,有一次回婆家,兩人帶了一台微波爐。到了婆家,唐菲手把手地教婆婆怎麼使用微波爐,婆婆年紀大,記性不太好,在唐菲耐心的教學下終於知道該如何操作。晚上吃飯的時候,唐菲讓婆婆自己操作一遍,檢查一下她有沒有忘記。正巧看到婆婆一家用的碗仍是鐵製的,於是她便隨口提醒了一句:“鐵碗是不能放進微波爐的,你們該買一些瓷碗了。”不料,丈夫立刻拉長了臉:“你這是嫌我們家窮嗎?”
唐菲一肚子委屈,心裏想,我怎麼就嫌你們家窮了?但她知道丈夫自尊心強,當時也沒有說什麼。
農村裏的人進了城,即使憑借自己的雙手在城市立穩了腳跟,但看到城市從物質到文化都比自己的家鄉要發達,仍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他們總擔心城市裏的人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家鄉,不能接受別人(尤其是女人)比他們強。因此,他們從內到外都非常要強,希望通過自己所做的事情來證明農村裏來的人並不比城市裏的人差。然而一旦他們出人頭地了,又往往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做什麼事情都要標識一句:“你看,我做的事情就是比你做得要好吧。”
唐菲的丈夫就是這種心態的一個典型。結婚之後,唐菲常常感受到丈夫的霸道不講理,甚至買車的時候也沒跟自己打聲招呼。唐菲嘴裏不說,心裏卻不舒服,憑什麼你就自己做了決定啊?
有一段時間,唐菲的丈夫因為工作出色,被領導帶在身邊,常常不能回家吃飯,唐菲隻好自己一個人做飯吃。結果沒想到他有樣學樣,有一次好不容易能跟唐菲共進晚餐,沒等唐菲把飯端上,他一個人自顧自地吃起來,還不時地品評一番:“嗯,這個湯不錯,入味。”“哎,這個肉燒得有些柴了。”吃完飯筷子往碗上一擱,屁股把座椅往後一推,也沒跟唐菲說句話,一個人大搖大擺地走到客廳裏去看電視了。唐菲氣得臉頰發紫,心想,你不就是成了領導眼前的紅人嘛,回到家就不是丈夫啦!
為著這樣那樣的事情,兩個人吵了不下數十次,丈夫屢教不改,唐菲的心一點一點變得失望。終於有一天,她忍不住提出要離婚,沒想到丈夫大發雷霆,手一揮,連飯帶碗在牆角摔得粉碎。
唐菲找到我,說她無法繼續忍受下去,想要跟丈夫離婚。一個城市小姐和一個農村“暴發戶”的事情我也不是第一次見了。知識通過學習,很快就能改進,但文化習慣的烙印,往往一輩子也很難消除。
在農村長大的人,走在路上跟這個打打招呼,那個開開玩笑,所有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哪個不知道你家那點破事兒?跟誰說話都是直來直去,用不著隱藏。而城市長大的人則不一樣,對門的人也許住了幾年也還不認識,這個人是這樣的,那個人是那樣的,在這樣的環境裏長大的孩子,習慣了與陌生人打交道,知道怎樣應付這個人,怎樣應付那個人,不會一根筋,很快就能適應下來。
唐菲是一個典型的城市長大的人,而丈夫則是一個典型的農村長大的人,這樣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對於從小養成的文化習慣沒有整合好,難免發生衝突。這個覺得那個看不起自己,那個覺得這個蠻橫霸道不講理,兩個人都沒有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那麼,一個原來很小的問題也在這裏被放得很大,衝突隻會越來越激烈,最終導致離婚。
說到底,文化衝突也隻是衝突,文化整合得好,衝突解決得徹底,隻會水乳交融,而不會導致不可調和的矛盾。每一種文化都代表著一種觀念,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要整合文化,就意味著要改變這種看待世界的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場去看問題。夫妻之間,必要的忍讓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這必要的忍讓,才讓一個人學會體諒對方,學會以對方的方式去處理事情。在這裏,我希望每一對夫妻都能從自己的小世界裏走出來,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和另一半的世界達成融和,畢竟,每一對夫妻都想獲得一個和和美美的家庭生活!願現世安穩,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