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吵架的藝術(2 / 2)

妻子說:“我不管,這個好看!那個長得太醜了,我就要這個!”

丈夫說:“喜歡它好看就直說嘛,非得說我小氣,我告訴你這是個敏感詞啊。走,看看有沒有小兩寸的。”

當時我就樂了,吵架能吵到這份上,必須是真愛啊!磨合磨合,要合先得磨,但要磨,我得知道哪裏不平了。丈夫不僅買電視有理有據,說得妻子不服不行,而且明確說明“小氣”是敏感詞,說出來了,妻子不去碰,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怕隻怕這個做妻子的不識抬舉,下次吵起架來為了吵贏,非得拿這個敏感詞捅丈夫幾刀。試想天底下還有誰能像丈夫妻子這樣互相知根知底的?別人不知道捅哪裏丈夫最疼,做妻子的還能不知道?這白刀子進去,可是紅刀子出來啊,捅的時候一時爽,捅完了就得送去火葬場了啊。還是那句話,吵架是吵架,罵人是罵人,吵架時千萬不能傷及底線。

2 出發點為公為私

人們吵架的時候,情感也許會有些偏激,但語言往往是最真實的,不會端著。對方一句話,你就可以看出,他究竟是為自己、為單方家庭考慮的,還是為夫妻、為雙方家庭著想的。

如果他說:“你怎麼就給你媽買了,沒給我媽帶一份?”那就是他覺得你隻考慮自己了。

如果你說:“你媽不是有糖尿病嘛,所以我準備了別的呀。”這就是你在為雙方著想。

換句話說,吵架也是最能看出對方到底有沒有把你當自家人的好時機,一個是為我媽,一個是為你爸,這時候真愛與否立馬水落石出。

3 學會做出犧牲

無論怎樣的吵架,到了最後,總得有一方要做出讓步。讓步並不意味著失敗,吵贏了的也未必是真的贏了。吵贏的一方,冷靜下來也會知道自己錯了。

有一次在高鐵上,坐在我身邊的是一對母女。媽媽在車廂裏教訓孩子,孩子哭聲震天,連前麵車廂的人都轉過頭來看。媽媽教訓得越厲害,孩子哭喊得越響;孩子哭喊得越響,媽媽教訓得就更厲害。

我也是嫌鬧騰得緊,於是就輕輕跟那母親說了一句:“要教育孩子回家教育。”那個媽媽立刻就懂了。教孩子是這樣,夫妻吵架也是這樣。說理是靠平時的,場麵上總要有一方能hold住對方,場麵上hold不住,就哄住。兩方都不肯做出犧牲,這火氣隻好越升越高,最後的結果隻能是雙方都下不了台麵。說理總要等雙方都冷靜了,恢複理智才能進行。

吵架的目的是達到觀點的融合和妥協,而不是“架”的勝利,夫妻倆吵架,從來沒有贏家。隻要能夠遵守以上這三條規矩,吵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打是情罵是愛,愛得激烈用腳踹”。用激烈而直接的方式來達到融合和妥協的目的,有時候比溫吞水的忍耐、磨合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