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無風的月夜,幸福甜蜜的一家又一次來到這裏。狐狸媽媽先讓孩子們安靜地躺在草叢裏等待。不出所料,一會兒它們就聽到“吱吱吱”輕微的騷動聲——獵物出來了。於是狐狸媽媽抬起身體,踮起腳,悄無聲息地走進田鼠們待的那片草叢中。它沒有蹲著,而是盡可能地保持身體的直立,好讓自己看得更清楚。個子小巧的田鼠總是隱沒在茂密的雜草叢裏,要想知道它們的行蹤,唯一的辦法就是觀察草的動靜。這也是狐狸們需要挑無風的月夜來捕捉田鼠的原因。
這種技術的關鍵就在於判斷田鼠的確切方位,然後撲向它。狐狸媽媽就是這樣做的,它的動作很熟練:一躍而起,一下就抓住一把幹草,而在其中有個拚命擺動並發出吱吱聲的活物,就是田鼠了。
這隻獵物很快被狐狸媽媽拋到空中,讓草叢裏待著的孩子們接住並分食了。接下來,是小狐狸們上場嚐試剛才媽媽教授的捕獵技術的時間了。十分鍾過後,最大的那隻小狐狸很爭氣地捉到了平生第一隻獵物。它得意地叫喚著,帶著與生俱來的野性,急迫地將還沒長完全但仍不失鋒利的小牙刺入了田鼠的脖子。能吃到自己捕到的獵物,這種收獲對一隻小狐狸來說一定像得到寶物一般興奮。
這些都是小狐狸的小學課程,隨著它們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也漸漸開始接受需要到更遠的地方才能展示的更高級的課程。它們要學會捕捉不同種類獵物的技巧,找到不同獵物的不同特長和弱點進行正確地應對。這是小狐狸必須得掌握的,因為這與它們將來是否能生活得美好息息相關。當然為了生存,老狐狸也要讓小狐狸知道狐狸的弱點——不會爬樹,還有狐狸的優點——機敏靈活,然後教給它們怎樣去利用其他動物的弱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老狐狸教給孩子們很多生存口訣,到底它們是怎麼學會的,這個不好說明白。但有一點很清楚,它們是在父母的指導下懂得的,比如下麵這些口訣(它們並不是用人類的語言告訴我的,而是通過更微妙的方法讓我明白有這些口訣的):
1.千萬別在還留有氣味的路線上睡覺,哪怕那個氣味不是你留下的。
2.最應該信任的是鼻子,因為它總是在眼睛的前麵。
3.出奇的大笨蛋才會順風跑。
4.穿越小溪可以治好很多“病痛”。
5.千萬不要待在空地上,盡量從能隱藏自己的地方走過。
6.盡量留下曲折的蹤跡,絕不要留下直線的蹤跡。
7.請不要輕視陌生的一切,它們往往對你不利。
8.灰塵和水可以消除氣味。
9.不要在有兔子的林子裏捉田鼠,也別到母雞場附近獵兔子。若對這條掉以輕心的話,受傷的總是自己。
10.……
這些口訣的要領正漸漸深入小狐狸的心底,比如有一條“永遠別跟蹤你嗅不出氣味的東西”是很明智的定理。當它們明白這點時,同時就知道如果嗅不到對方的氣味,那麼風一定讓對方知道你的存在;如果對方是獵人,那麼你的小命就得歸西。
就這樣,一堂課一堂課地學習著,很快,小狐狸們就學全了自家門口樹林裏的鳥和野獸們的知識。當它們能隨父母走得更遠的時候,它們又學得了其他動物的相關知識。這時候,它們會為自己懂得很多而沾沾自喜。而有一天晚上,狐狸媽媽有意帶它們來到一塊田裏。在那裏狐狸媽媽指著一樣暗色的陌生物體,要求它們過去聞聞。小狐狸們聽話地過去了。唉喲!就聞了那麼一下,它們一身的毛就豎得直直的,皮膚繃得緊緊的了。它們開始顫抖,有了一絲恐懼,而且越來越重,但卻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隻知道身體裏的血液和潛意識在告訴它們,這裏充滿恐怖和仇恨。當狐狸媽媽看到已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時,就用一句話結束了這堂課:“這是人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