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肝氣鬱結(3 / 3)

“組成”香附(童便浸透,取出,水洗淨,露1宿,曬幹,再浸,再露,再曬,如此2次,用好醋浸透過宿,曬幹為末)500克,益母草(東流水洗淨,烘幹為末)360克。

“用法”上用香附120克,北艾30克,煮汁0.9克,醋2.1克,將前二味和合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臨臥溫酒送下。

“功效”行氣活血。

“主治”婦人不孕,脈澀滯者

“方論”血凝於絡,氣滯於經,故天癸不調,不能媾精而孕子焉。香附理血中之氣,力能解鬱調經;益母草調衝任之血,性善生新去宿。艾湯以丸之,溫酒以行之,使子宮溫暖,則血活氣行而經脈融和,天癸如度,豈有不孕之婦乎?

“來源”《古今醫鑒》。

神效勝金丹

“異名”琥珀勝金丹。

“組成”香附480克,川芎45克,牡丹皮75克,當歸45克,延胡索45克,牛膝75克,遠誌45克,熟地黃135克,赤芍45克,白術45克,白薇120克,白芍45克,炙甘草22.5克,白石脂30克,槁本90克,茯苓75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赤石脂30克,白芷45克,貢桂75克,山參45克,琥珀15克,朱砂15克,鹿茸60克。

“用法”琥珀、朱砂均各另研,餘藥均一處研細,調勻,煉蜜為丸,大赤金為衣,每丸重6.3克,除包裝外,用瓷壇保貯。每服1丸,白開水調服。

“功效”溫補,收澀,益氣,養血。

“主治”氣血虛損,中氣微弱,自汗形羸,麵色蒼白,爪枯膚燥;經血暴崩或點滴不斷,腰酸腿軟,頭暈氣短;經脈不宣,帶下赤白,子宮寒冷,經血不調,久不受孕。

“宜忌”幹血癆及瘀血實症均忌用。

“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神效墨附丸

“異名”墨附丸《醫學入門》。

“組成”香附子(去毛,作4份,1份好酒浸,1份米泔浸,1份童便浸,1份醋浸,各浸1日夜)500克,綿艾(用醋二大碗,同香附一處煮幹,石臼內杵爛為度,撚作錢樣厚大餅,以新瓦炭火焙幹,搗為末)120克,白茯苓(去皮,淨)、當歸(去蘆,淨,酒浸1宿)、人參(去蘆)、川芎(大實者,去土,淨)、熟地黃(用淮生地黃酒浸,九蒸九曬)、上等徽墨(火煆,醋淬)各30克,木香15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10克),空腹好酒送下。

“功效”行氣活血。

“主治”婦人久無子,經事不調,及數墮胎者。

“來源”《萬氏家抄方》。

秘製太和丸

“組成”製香附、製蒼術、廣藿香、淨防風、嫩前胡、紫蘇葉、薄荷葉、川厚樸、草果仁、薑半夏、台烏藥、廣陳皮、焦麥芽、春砂殼、炒枳殼、焦山楂各120克,白蔻米、廣木香、茯苓、川芎、羌活、白芷、粉甘草各9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麵糊為丸,每丸9克。每服1丸,溫開水化服,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消積,化痰行氣。

“主治”婦女信水不準,經行腹痛,腰酸帶下,骨節疼痛,胸悶食少,停經腹脹,脾虛泄瀉,氣血兩虧,積年不孕。

“來源”《蕭山竹林寺婦科秘方考》。

資生順坤方

“組成”香附(4製,春、秋3日,夏2日,冬7日,曬幹為末,篩去頭末取中末250克用)500克,川當歸(酒浸)90克,白術(土炒)90克,川芎(雀腦者)、白芍藥、熟地黃、生地黃、白茯苓、牡丹皮、黃芩(去朽,炒)、益母草、柴胡、臭椿根白皮各6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丸(13克),空腹淡鹽湯送下,食幹物壓之。

“功效”和氣調經,養血清熱。

“主治”女人寒少熱多,久無子孕。

“來源”《古今醫統大全》。

調經丸

“組成”香附(童便、酒、醋各浸0.3克,生0.3克,俱酒炒)250克,川杜仲(薑汁炒)250克,大川芎、白芍、當歸(去尾)、懷生地黃、廣陳皮、小茴香(酒炒)、延胡索(略炒)、肉蓯蓉(酒浸)、舊青皮(麩炒)、台烏藥(炒)、枯黃芩(酒炒)、海螵蛸(酥炙)各12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醋和麵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20克),空腹好酒送下。

“功效”調經種子。

“主治”月經不調,不孕。

“來源”《證治準繩》。

調經散

“組成”香附(童便製)120克,炙甘草30克,茯神45克,陳皮(泡去白,炒)6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每服6克,空腹用沸湯調下。

“主治”月經不調而無子者。

“來源”《古今醫鑒》。

調經養血丸

“組成”香附(酒、醋、鹽湯、童便各浸3日,取出炒)360克,當歸(酒洗)、白芍(酒炒)各60克,川芎30克,生地黃(酒洗)60克,茯苓(去皮)、白芷、牡丹皮(酒洗)、幹薑(炒)、肉桂、紅花、桃仁(泡去皮)、沒藥、半夏(香油炒)、甘草(炙)、阿膠(蛤粉炒成珠)各30克,小茴香(炒)9克,莪術(煨,醋炒)15克,延胡索18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醋糊為丸。每服80丸(18克),空腹白湯、黃酒任下。

“功效”調經種子。

“主治”婦女經脈不行或不調,或前或後,赤白帶下,久不成孕。

“來源”《萬病回春》。

琥珀調經丸

“組成”香附子(250克童便浸,250克好醋浸,各浸7日)500克,好艾(擇去枝梗,淨者,加入香附子內攪勻,再加好醋五碗,入沙鍋內煮幹為度,日中曬幹,磨為細末)120克,沒藥、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酒蒸,另杵,入糊)、生地黃(酒浸,另杵,入糊)、芍藥(煨)各60克,琥珀(另研)3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用醋糊為丸,如梧酮子大。每服100丸(20克),空腹艾醋湯送下。

“功效”調經種子。

“主治”婦人無子。

“來源”《攝生眾妙方》。

墨香丸

“組成”香附(用酒,醋、童便、米泔各浸1周時,曬幹用)500克,蘄艾(去梗,好醋數碗煮幹,搗成餅,曬燥)120克,上品青墨(煆煙盡、醋淬,研細入藥)30克,當歸、川芎、人參、熟地黃(酒拌,飯上蒸)、白茯苓、木香各3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丸(13克),空腹溫酒或醋湯送下。

“功效”調經種子。

“主治”婦人久無孕育,月經不調,數月墮胎或半產。

“來源”《簡明醫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