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肝氣鬱結(2 / 3)

“來源”《攝生眾妙方》。

合歡丸

“組成”當歸、熟地黃各90克,茯苓、白芍各45克,酸棗仁(炒)、遠誌肉(製)各30克,香附(酒炒)、炙甘草各2.4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溫開水送下,每日1次。

“功效”行氣補血。

“主治”婦人氣鬱不孕。

“加減”氣虛,加人參30克。

“來源”《葉氏女科》。

婦人歸附丸

“組成”香附子(大者,沙罐內醋煮極熟,水洗,焙幹為末)500克,當歸(大者,去蘆梢,用身,酒洗,切片,焙幹為末)300克,鹿角(大者,刮去粗皮,鎊末60~90克,綿紙墊鐵鍋內,文火炒,為細末)60克。

“用法”上藥和勻,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早起、臨睡各1服,白湯送下。1月,經後入房即孕,且無小產、產後諸證。

“功效”種子。

“主治”氣血不順,不孕。

“來源”《濟陰綱目》。

婦女紫金丹

“組成”砂仁、枳殼(炒焦)、天台烏藥各45克,廣木香、陳皮、延胡索、紅豆蔻、蓬莪術、京三棱各30克,檳榔39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赤米湯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熱湯送下。

“功效”行氣活血。

“主治”婦女氣鬱血凝寒滯,經水不通,或亂經痛經,不能受孕,及肝血氣塊作痛。

“來源”《中國醫學大辭典》。

婦寶勝金丹

“組成”香附(1次稻葉,2次童便,3次米醋,浸透炒幹)450克,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白薇、肉桂、槁本、白芷、牡丹皮、沒藥、延胡索、赤石脂各30克。

“用法”上藥研末,製蜜丸,每丸9克,每服1丸,溫酒化下。

“功效”補益氣血,活血調經。

“主治”婦人經血不調,色淡血瘀,行經腹痛,赤白帶下,子宮虛冷,久不受孕,胎前產後一切之患,及半身不遂,中風癱瘓。

“來源”《飼鶴亭集方》。

抑氣散

“組成”香附子(炒淨)120克,茯神(去木)30克,橘紅60克,甘草(炙)3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每服6克,食前用沸湯調服。

“功效”行氣解鬱。

“主治”婦人氣盛於血,變生諸證,頭暈膈滿;氣盛血衰,月經前後不如期,不孕。

“方論”香附能散鬱氣,陳皮能調諸氣,茯神能安心氣,甘草能緩逆氣,氣得其平,則無亢害之患。

“來源”《濟生方》。

鬱金舒和散

“組成”白芍30克,當歸15克,鬱金、香附、神曲各3克,枳殼0.9克,白術9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氣解鬱。

“主治”婦人肝氣鬱結不孕。

“來源”《辨證錄》。

經驗調經種子丸

“組成”香附(醋、酒、童便、鹽水各浸60克3日)240克,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麥門冬(去心)、川續斷(酒洗)、黃芩(酒炒)、牡丹皮、白茯苓、杜仲(鹽水炒斷絲)、白術(陳壁土炒)、牛膝(酒洗)、人參(去蘆)、阿膠(蛤粉炒)各60克,小茴香(炒)30克,艾葉(醋煮,搗爛作餅,新瓦烙幹,研末)30克,懷熟地黃120克,黑豆(炒去殼)49粒。

“用法”上藥研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10克),空腹白湯送下。

“功效”行氣活血,益腎調經。

“主治”婦人不孕,月經不調。

“加減”有痰,加廣橘紅30克。

“來源”《醫學正印》。

靈芝丸

“組成”白術60克,半夏曲、川芎、香附各30克,神曲(炒)、茯苓各15克,橘紅12克,甘草6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米粥為丸。每服80丸(18克)。

“功效”健脾祛痰。

“主治”婦人肥盛,脂濁閉塞子宮,以致經事不行,不能孕育;痰塞不孕。

“加減”熱甚者,加黃連、枳實各30克。

“來源”《證治準繩·女科》引朱丹溪方。

保坤至聖丸

“組成”香附子(童便、酒、醋、鹽水各製1次)240克,當歸身(酒浸,曬幹,醋拌炒)60克,大熟地黃(酒洗蒸,醋炒)90克,川芎(醋炒)45克,白芍(酒拌炒)45克,延胡索(醋炒)60克,白茯苓(人乳拌蒸,曬)60克,牡丹皮(酒洗,曬幹,醋拌炒)30克,白術(土拌,切片,麩炒)60克,綿黃芪(蜜水拌炙)45克,粉甘草(蜜水拌炙)45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10克),空腹淡鹽湯或淡醋湯送下,1日2次。

“功效”補血調經。

“主治”婦女經閉淋崩,產後諸虛百損,久無子嗣。

“來源”《集驗良方》。

順氣養榮湯

“組成”當歸2.4克,南川芎1.8克,生地黃3.6克,白芍(酒炒)3克,陳皮1.8克,甘草1.5克,香附(醋炒)3克,烏藥1.5克,梔子(薑汁炒黑)1.5克,紫蘇梗1.5克,黃芩(酒炒)2.4克,枳殼1.5克,青皮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補血調經。

“主治”久病不孕。

“加減”大便燥結,加黃芩、枳殼。

“驗案”不孕症。一婦人體實,因久病不孕。眾醫皆為血虛,用參、芪大補半月,胸膈飽脹,食減,經下黑穢,或行或止,予治以順氣養榮湯十數劑,1個月內有孕。

“來源”《易氏醫案》。

勝金丹

“組成”香附480克,當歸45克,赤芍45克,白芷45克,川芎45克,人參30克,延胡索45克,遠誌45克,白術45克,桂心75克,牡丹皮75克,茯苓75克,川牛膝75克,熟地黃135克,白薇120克,甘草22.5克,槁本60克,盔沉香30克,乳香、沒藥、赤石脂、白石脂各30克,琥珀15克,朱砂15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6克重。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

“功效”養血調經,開鬱祛寒。

“主治”婦人經血不調,經行障礙,經血紫黑,崩中帶下,子宮寒冷不受孕,死胎不下,產後血虧,經前腹痛,經後腰痛,中氣不足,頭暈心煩,四肢倦怠,咳嗽發熱,胸悶脹滿,一切血虛、氣滯、經帶疾患。

“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神仙附益丹

“異名”神仙附益丸丹(《濟陰綱目》)、附益類仙丹(《醫略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