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清明時節喊除妖!老帥午夜縛四凶(4)(2 / 3)

起用鄧小平的消息被江青、康生和張春橋知道後,頓時引起一片驚慌。僅僅跟周恩來的較量,已經進行六年之久,盡管利用“二月逆流”迫使周恩來作了檢查,打擊了“三老四帥”,但“九一三”事件之後,周恩來的勢力又迅速恢複了,現在再加上個鄧小平,這不是如虎添翼了嗎?但毛澤東的決心已下,他們無法扭轉乾坤,隻能等待時機了!

就在毛澤東關於鄧小平問題的批示被“擱置”了四個月後,1972年12月18日,周恩來提筆致書紀登奎、汪東興:

昨晚主席麵示,譚震林同誌雖有一時錯誤(現在看來,當時大鬧懷仁堂是林彪故意造成打倒一批老同誌的局勢所激成的),但還是好同誌,應該讓他回來。

此事請你們二人商辦,他在桂林摔傷了骨頭,曾請韋國清同誌注意幫助治好。王良恩同誌了解其情況,可問他關於震林同誌一家的近情。

鄧小平同誌一家曾要求做點工作,請你們也考慮一下,主席也曾提過幾次。

從字麵上看,毛澤東“昨晚”(即12月17日)談及譚震林時未必提到鄧小平問題,而周恩來信中卻強調毛澤東過去“曾提過幾次”,其中自然包括四個月前他對鄧小平來信作的200字的批語。周恩來之所以舊事重提,要求“考慮”鄧小平的問題,正表明他對這件事情不同尋常的關注。

鄧小平“第二次複出”的大門終於被叩開了。

毛澤東起用鄧小平

1973年2月,年近七旬的鄧小平突然接到中央的通知,要他於近期返回北京。2月20日,鄧小平全家祖孫三代,乘火車啟程,踏上了返回北京的路程。

1973年3月10日,周恩來根據毛澤東對鄧小平原信批示精神,也根據毛澤東對鄧小平起用的指示,主持了政治局會議,討論起用鄧小平的問題。

這次討論,以周恩來、葉劍英和李先念為一方,以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等為另一方,進行了一次較量。周恩來巧妙地運用毛澤東的批示這把尚方寶劍,迫使對方就範:立即起用鄧小平,不能再拖了。葉劍英和李先念等,自然旗幟鮮明地擁護毛澤東的指示,同意周恩來的意見。同鄧小平勢同水火的江青、張春橋和姚文元等“文革派”,這一次犯難了。如果舉手讚成起用鄧小平,無疑是等於自己打了“白旗”投降;如果反對起用鄧小平,這不僅是和周恩來等人對立起來,而且可以說是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了,這不正中周恩來的下懷嗎?思量再三,沒有別的好選擇了,隻能暫時妥協、讓步、退卻。

毛澤東這一決策,也是費了一二年時間的思考才作出的。林彪垮台,對毛澤東是一個很大的刺激。他曾公開接受林彪的吹捧,並親定林彪為自己的接班人。而今,這位“接班人”居然逃之夭夭,死於非命,他的威信,當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慘痛的教訓,使他多少有所悔悟,江青等人的拿手戲隻會造反、破壞、搗亂、整人,並不是平定天下、治國安邦之才。而真正能治理國家的全才,還是周恩來和鄧小平等人。他們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深孚眾望,極有威信。他反複考慮之後,才下了決心。

不管經過怎樣的曲折過程,反正關於恢複鄧小平工作的決定,終於做出了。這不僅對周恩來是個勝利,對全國人民,對全黨,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喜訊。

1973年4月12日,鄧小平複出後第一次在重要場合公開露麵。

晚7時30分,在人民大會堂一樓宴會廳,周恩來總理舉行盛大宴會,熱烈歡迎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及夫人一行。

宴會尚未正式開始,赴宴者還未各就其位。人們正在等待著笑容可掬的西哈努克親王入座。這時,鄧小平出現了。應邀前來參加宴會的匈牙利人巴拉奇?代內什注視著眼前發生的戲劇性場麵。他用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特有敏銳目光,迅速把這重要的鏡頭攝入大腦。14年後,他的《鄧小平》一書問世(中文版由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出版),書中有如下描述:

他(指鄧小平)孤獨一人站在大廳裏。他個子明顯矮小,但體健肩寬,顯得剛毅有力。身著深色的毛式幹部服,但襪子是白色的。此刻,他當然知道,從遠處,從人民大會堂的許多圓桌旁邊,數百雙眼睛正好奇地注視著他,因為他是在消失之後又從被遺忘的角落裏突然出現在人們眼前的。在那些七年前被“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一政治地震壓倒在地,爾後又恢複榮譽、重新出台的人中間,他是地位最高的一個。

在那次令人難忘的招待會上,等待著宴會開始的中國領導人,正在三五成群地寒暄交談,而他卻隻身孤影,緘默無聲。然而,他那大而近似歐洲人的眼睛,正掃視著所有在場的人,似乎這孤獨絲毫沒有使他感到難堪不安;相反他正察看地勢,端詳同伴,準備迎接新的任務和鬥爭。眼前的景象是:這邊站著“文化大革命”的一些英雄,他們不久前剝奪了他的一切權力;那邊是政治犧牲者,但他現在又站在權力的大廳裏,是副總理之一。此時此刻,他們能互相揣度些什麼呢?

是的,“這一邊”的曾被打翻在地的“中國二號走資派”和“那一邊”的“文化大革命”的英雄們,此時此刻能互相揣度些什麼呢?巴拉奇?代內什沒有過深地猜測。也許,在這樣一個高雅隆重的場合,誰都不會失態地死死盯著對方估量――鄧小平一定泰然自若,他沒有去想今後可能遇到的新麻煩;即使他預感到複出以後新的較量不可避免,即使他知道自己不平坦的政治生涯還要增加一段新的曲折,他也不會膽怯和失措。他是“鋼鐵公司”。

在恢複組織生活五個月後,鄧小平在1973年8月召開的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從“二號走資派”又成為國務院副總理、中央委員,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轉折,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事情仍未到此為止,毛澤東還要委以鄧小平更重大的責任。

第三節 “組閣”風波起,“四人幫”爭相印

周恩來不動聲色,他平靜地坐在座椅上,聽著江青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