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長宜說:“這是文物了!”
“嗬嗬,肯定是文物了,是我從潘家園舊貨市場淘來的,這裏的話很實在,沒講什麼道理,卻是句句真言。你看……”
說著,他要過書,小心地放在手掌裏,翻開其中的一頁說道:“縣長,是親民的官,也是真能做事的官……著名的、有創製成就的政治家,大都是‘起家州縣’,後來的成就,有做州縣時累積而來,所以稱職的縣長,做省長廳長也會稱職,而做過省長廳長過得去的人,不一定能做了縣長。你看,這話多實在。”
“是啊,是啊。”彭長宜不停地說道。
“你看,這個地方,緊接著又說道:沒有知識,做不了縣長,縣長要的是知識,不是空洞的教條和單純的經驗,而是要真正的理論和實踐的合一。”江帆又翻到一處說道:“還有這裏,你看,要能駕馭事,不要隻是應付事。”
彭長宜感慨地說道:“說得太好了,非常樸素,道理卻非常深刻。”
“是啊,送你了,不許弄丟了。”江帆輕輕合上,遞給了彭長宜。
彭長宜笑了,說道:“這個離我有點遠。”
“怎麼遠?”
“這是縣長看的。”
江帆說:“你要提前看,等當了縣長看就滯後了。”
彭長宜笑了,雙手接過書,說道:“我跟您講,我早就規劃出了我的人生目標了,當上鄉鎮級黨委書記就到頭了,然後歲數大點後就回市裏,找一個好點的局忍著,直到退休。“
”你這誌向校長知道嗎?“
”沒說過。“
”哈哈,回頭我跟他磨叨磨叨,看看他怎麼說。“
彭長宜說道:”縣長可以不當,這書我得要。文物啊。”
這話說過不久,彭長宜真的成為了縣長,他說是這書給他帶來的好運。
幾天後,錦安召開了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一個中心議題就是“工業立市”,是全市的中心工作。這也是根據省級工作會議內容套下來的精神。
於是,亢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個曆史上著名的四號文件:《關於市直單位大力興辦經濟實體的意見》,意見中說:動員和組織市直各行各業創辦經濟實體,這是市委、政府迅速發展我市經濟的重大舉措,是全市上下的大動作,必須全黨動員,全民動手,認真搞好。凡是由市財政供給或補貼的所有市直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今年都要興辦1—2個經濟開發項目,國家規定不許興辦經濟實體的單位,要組織超編人員興辦經濟實體。要大中小一起上、工業型、農業型、科技型、服務型一起上,集體、股份、合作、個人一起上,興辦、領辦、租賃、承包一起上,怎麼有利就怎麼幹。全市開展興辦實體競賽活動,每月一檢查、一評比、一通報,在電視台公布。
由於這項工作的出台,亢州市委再次修訂了全年考核目標大綱,這次,加重了工業和招商引資的考核分數。兩個月後,市委又出台了補充規定,就獎懲措施作出具體規定,對單位辦實體的人員優先提拔、優先入黨、優先評先。對超額完成任務的前10名,給予一把手和主管副職1000—5000元的獎勵。對年底沒有興辦的,單位一把手離崗興辦,對考評目標分低於80分的,黃牌警告,通報批評。同時對落後單位采取大會檢討,公開曝光,處以5000元罰金等措施。對完不成任務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各種評先資格。當時對市直所有單位都分配了任務,比如黨群係統的18個單位,總任務是280萬元,市委辦、組織部、紀檢委、統戰部、武裝部、政研室、信訪辦、黨史辦、甚至市直幼兒園都分配了10萬任務。在這種目標分配和強勢的行政指令下,市直單位興辦經濟實體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並一直持續了將近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