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明白了。”彭長宜又說:“等過一段我熟悉情況了再跟您彙報,現在知道的這些情況都是徐德強跟我說的。”
王家棟吸了一口煙說得:“徐德強是好官,但是在中國,好官不一定有好報,壞官肯定更不得好報。不好不壞的官才長久。”
彭長宜笑著說道:“那就當庸官唄。”
王家棟說:“庸官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也是需要水平的,記住小子,別瞧不起庸官。”他看了一眼門口,低聲說道:“有的時候,那些庸官、太平官才能走穩。”
彭長宜知道這是部長跟自己說的私房話,就點點頭。
王家棟說:“根據你的性格,你做個貪官沒有可能,做個庸官、太平官也似乎沒有多大可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每一人都想達到的目的。但是,無論你做一個什麼樣的官,我都要跟你說三句話,也算是臨別贈言,你上任後,一定要時刻牢記我這三句話:第一,不要出問題;第二,還是不要出問題;第三,是千萬不要出問題。懂嗎?”
彭長宜點點頭,說道:“您放心,我時刻牢記。”
王家棟又說:“中國人最恨的三種官就是貪官、庸官、太平官,傳統觀念認為庸官、太平官好做,其實我看恰恰相反,現在做貪官最容易,手裏掌握著龐大的權力資源,尋租機會就像霧霾一樣,想躲都躲不開。但是真想安穩地做個庸官、太平官卻不容易,因為有這樣那樣的考核,有這樣那樣的崗位目標責任製約束,所以當這樣的官不好當。但是小子,如果當好了,是需要大學問的。盡管有人說貪官是我們體製的硬傷,庸官是我們體製的內傷。但要記住,永遠都是幹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盡管這是歪風邪氣,但卻有著強大的生存土壤,所以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把那些‘看的’、‘搗蛋’的因素考慮進去,不能一味地隻顧埋頭拉車不看左右。你是一個有熱血的人,極易犯這個毛病,任何一件事,都要從腦子裏過三遍,三遍不行就六遍,那個地方盡管是貧困縣,但卻不平靜,你一定要保證在那個地方全身而退。”
彭長宜點點頭,說道:“我記住您的話了,一定要注意。”
有一句話曾在官場上廣為流傳:啥都不幹,難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擔風險;組織考核,沒有缺點。這就是典型的太平官的心理,就算不思進取,無所作為,隻要不犯錯誤,不出問題,不僅可以在領導崗位上風平浪靜,還可以通過熬資曆自然升遷。彭長宜知道,部長這些話是針對他而說的,他是擔心自己在縣長任上出問題,擔心在三源出問題,正因為貧困,才更容易出問題。
果然,王家棟進一步說道:“你年輕氣盛,心腸熱,責任心強,這本來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我之所以跟你說了那麼多以上的話,就是針對你的性格說的,有的時候,你這性格是極易被人利用的,三源比不得亢州,亢州有我有江帆,即便鍾鳴義時期他看不上你,甚至排斥你,但是你仍然當上了副市長,但是在三源就不能保證你能這麼幸運了,畢竟你是孤軍作戰,凡事都要悠著點,工作也需要悠著幹,把三源當做你一個真正的競技場,在這個競技場上,不需要你爭得名次,你隻需要完成這個參賽的全過程就好。”
記得彭長宜離開組織部去北城任職的時候,部長跟他說,組織部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涼亭,他還會有多個這樣的涼亭,無疑,部長希望他在三源能夠安全,平穩。他知道部長的良苦用心,就說道:“我會的,即便有什麼事我還會回來跟您請示的,也請您在閑暇的時候,多關心一下那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