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老朋友重逢(一)(2 / 2)

果然,司機介紹道:“這是我們袁總。”

車子剛一挺穩,袁茵就從外麵給丁一拉開了車門。

丁一下了車,跟她握手,說道:“袁總好。”

袁茵說:“丁記者,歡迎,歡迎啊,你一來,我們這個小廠蓬蓽生輝啊。”

丁一說:“袁總太客氣了。”

丁一打量著袁茵,這是個非常美麗的女人,容貌姣好,氣質端莊、沉穩,盡管她的企業做得很成功,而且沒有一分錢貸款,但她的衣著樸素、簡單,一套藏藍色的衣褲,顯得她幹練,利落。顯然,這身外套是工廠管理人員的工作服,跟司機穿的是一個顏色。她的上身敞開著,裏麵露出一件白色的背心,把她的皮膚映襯得更加白皙,柔潤,不施脂粉、更沒有披金戴銀,這和一般人眼裏的成功女企業家又有一些區別。

“既然來了,就參觀一下我這作坊工廠吧。”袁茵微笑著說道。

丁一說:“袁總謙虛了,我早就聽說袁總巾幗不讓須眉,當年一分錢沒有的情況下,愣是敢盤下一個虧損的國有服裝廠,改製後,當年就見了效益,第二年就實現了盈利,五年後就還清了所有銀行貸款。”

袁茵聽丁一說得頭頭是道,就知道丁一提前做了功課,她朗聲笑了,說道:“不愧是記者出身,佩服。”

丁一轉了一圈後發現,袁茵這個服裝廠還是原來的老廠址,鋸齒形的屋頂,天窗,藍磚,都顯示出這是一座有曆史的老式廠房,盡管從外觀上顯得有些陳舊,但處處幹淨整潔,車間和辦公場所被一道老式藍磚牆隔開,有些地方還經過了必要的加固,辦公區是一棟老式的兩層小樓,樓中間是一棵茂盛的老槐樹,小樓的牆上還掛著一個銅牌:閬諸市文物保護單位。

丁一笑著說道:“袁總富有了,原來工廠還是個文物保護單位。”

袁茵說:“我隻有使用權、維修權,沒有處置權,當初沒想到這一層,要是想到了這一層,我說什麼也要去開發區拿塊地,蓋個廠房。現在在這裏太受局限了,哪兒也不能動,不能拆,不能改建。給人的印象就是破敗。”

丁一說:“我沒有看出一點的破敗,反而看到了你們的實力和底蘊。這裏之所以保存的這麼完好,與你們在這裏有很大關係,如果你當初不在這裏,恐怕早就被別人開發了。”

袁茵說:“倒是記者經多見廣,你還真說到點子上了。我在這裏,別人要開發還真不容易。首先不滿足我的條件我是絕不會搬出去的。也有人給我算卦,說這裏是寶地,是我的發家之地,所以我從來都沒打算從這裏搬出去。但是給人的印象就是破敗,沒有現代化工廠的亮堂和氣派,我這裏很少有領導來參觀的,沒人參觀也好,我們既不需要做廣告,也不需要政府來扶貧,關上門過自己的日子,省得受到外界的誘惑。誘惑多了,難免就會分散心思,今天看這個賺錢,就想投資這個,明天又看到那個賺錢了,所以,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做服裝加工,盡管利潤很薄,但是我們精打細算,將可能的成本全部降下來,不鋪張浪費,花好每一分錢,按月開工資,讓我這一百多號工人能養家糊口就是我最大的追求了。”

丁一感覺袁茵就像司機給她介紹的那樣,是個過日子的企業家。她說的得有道理,誘惑多,心思就分散了,像袁茵這樣的小型加工企業,利潤低,隻能向管理要效益,並且知足常樂。

事實上,許多企業在創業之初的路子走的是對的,但相當一部分企業成功之後,往往就開始走下坡路,甚至曇花一現,很大原因就是經不住誘惑,不能固守本行業,盲目擴張,最後資不抵債,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