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故意刁難(2 / 2)

夏霽菡臉微微一紅,然後沉靜地說道:“這位領導的問題的確不好回答,既不讓過渡也不許鋪墊,都不給我一個緩衝的時間。”

哈哈,哈哈——人們被她的幽默和自我解嘲逗得哈哈大笑。車裏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很多,有的人甚至說:“這個問題你拒絕回答。”

夏霽菡看了一下車外,估計到目的地還有些時間,看那個領導盯著自己的執著的眼神,不應付幾句肯定也說不過去,她不能丟督城的臉,更不能丟他的臉。於是說道:“曆史和文化向來是不可分割的,說一句領導們都熟悉的一句話就是治天下者以史為鑒。而文化是可以創造的,它的的成形源於多個元素的新型組合和發展,例如一個區域的改革新製;一個行業的從事方向;一個企業的發展目標,這些都會在各個組成元素與時間的發展過程中成為一個具有方向性且與社會息息相關的曆程,比如這次文明生態村的建設,就是在引導和倡導一種新型的進步的文明的生活方式,這便是文化的形成過程。近山者仁,近水者智。一個地方的文化傳承其實與血統有很大關係,甚至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就像省長說的那樣,這個話題的確太大了,大到遠不是我能解釋的。”

“我是問你自己的理解。”高健說道。

“我理解。我這樣說吧:當您到了一個地方,那裏的文字可以以‘追溯到……’來開頭時,當您到了一個地方,那裏的人可以驕傲的告訴您‘想當年……’時,說明文化已經浸透並影響著這一代人的思想了。然而文化並非是一個曆史的名詞,它無時無刻都是附屬於時間上的連續性積累的代名詞,這就是文化和曆史的區別。文化可以成為一段激人奮進的話語;文化可以成為一種促人積極的顏色,文化可以成為一張使人愉悅的笑臉;文化可以成為一個引人向上的手勢。比如現在我們的督城就在逐步形成一種穩健、開放、求實、求理的文化氛圍。”

人群中響起一片掌聲。

關昊的手心都濕淋淋的了。

袁省長轉過頭,對高健說:“高書記,督城的解說員怎麼樣?她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有袁省長您護著,我不敢不說滿意呀?”

“嘿,你還別這麼說,要不你接著問?我看呀,你今天是難不倒人家了。”袁省長說道。

“既然難不倒我就更不問了,對她的回答我非常滿意。”高健大聲說道。

高健的話逗得車上的人都笑了起來。高健又說:“關市長,你們得給這個小姑娘嘉獎。”

關昊半側著身就說:“我們隻懲戒,從不獎勵。她的回答能讓您老滿意就是對她最大的嘉獎。”

“看看看,這話裏有情緒。表現這麼出色居然都不獎勵,哪怕口頭上也行了,小姑娘,跳槽,不給他幹了。”高健調侃道。

反正也沒目的地,說點別的活躍一下車裏的氣氛也很好。袁省長就笑嗬嗬地說道:“這樣吧高書記,我倒是想到獎勵這個小姑娘的一個辦法,那就是讓他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回答,如何?”

“好,好。”

“好,省長的辦法好。”眾人跟著起哄。

這時高健旁邊的那個人站起來說道:“姑娘,你可以問問他,在來開會之前,是不是給當家的做好中飯和晚飯才出來的?”

高健有個嗜好,隻要有時間,從來都是他給老伴兒做飯,為這經常受到朋友們的調侃。

夏霽菡聽到這話,用手掩住嘴,笑了一下,她看到常遠給她使眼色,意思不讓她問。

這時,坐在後排的一個矮個光頭的男人站起來,認真地說道:“高書記剛才提問的是文化範疇領域的問題,我替小姑娘問高書記一個問題:請不要再支持地方和我們爭奪名人故裏了?”

他這話一出,車裏出現了短暫的沉靜,高健也站起來衝那人說道:“你這不是提問,是呐喊,算無效呐喊。”

眾人都笑了,沒有人接他們的話茬,在座的都知道他們兩個地方爭奪曆史上一位著名作家故裏的事,口水仗都打了好幾年了,雙方各自都請出了禦用學者來為自己搖旗呐喊。這種現象全國都有。?為爭名人故裏,各地不遺餘力的投巨資,大興土木修仿古建築,舉辦學術研討會、文化節、博覽會等。